遂宁市抓牢“强安”利刃提升监管质效
一是“驻点式”查隐患。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联合行业部门、专家采用“五个一”检查方式“点对点”入企指导,帮助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共出动检查组1887个,聘用专家81人(次),检查企业2678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2009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91项)。二是“精准式”严执法。市县两级联动,锁定395家重点行业领域企业,1052家一般生产经营单位,分级分类实施针对性执法检查,严格实行“一案双查”“一案多查”,今年以来立案调查264起,“一案双罚”8件,媒体曝光非法违法行为135起。上报应急管理部典型案例17件,合格率100%。三是“立体式”提质效。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开展“安全生产大家谈”“班前会”“外卖骑手团安全宣传”等活动331场(次),推出警示教育片28部,覆盖群众22万余人,推动“安全生产月”活动走深走实。采取“课堂教学+示范式执法”模式,对130名执法人员进行轮训3期,不断提升执法人员专业执法能力。(遂宁市应急管理局供稿)
阿坝州深入开展寺庙消防安全集中整治工作
一是周密安排部署。印发《全州寺庙消防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检查标准,推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职责,督促寺庙管理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将工作纳入周调度、月分析推动实施,组织4个督导组对13个县(市)、51家重点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实地督导检查。二是聚焦隐患整治。推行“巡消联防、包片分区、片区协同”管理模式,采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指导全州寺庙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台账,对责任网格区域内进行每日巡查,形成日常网格化监管体系。对172座寺庙开展实地检查,督促其落实“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要求,组织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改、消防安全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维护保养建筑消防设施,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207处。三是夯实基础建设。扎实开展寺庙“四室一体”消防室建设工作,141座寺庙完成消防室建设,新建修缮消防水池12处,配发手抬消防机动泵、消防水带、水枪、灭火器、灭火防火服、对讲机、消防手电等基本灭火器材和防护器材7700余件(套)。四是强化氛围营造。依托电视、广播、报刊、微信平台等阵地,广泛宣传消防安全常识,并对寺庙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针对寺庙保护的特殊性,积极组织寺庙主管部门、寺庙义务消防人员等2500余人进行集中教育培训,向僧尼发放消防宣传资料3200余份,切实提升寺庙消防工作管理能力和消防意识水平。(阿坝州应急管理局供稿)
成都市成华区狠抓消防安全工作,实现成都大运会期间辖区“零火情、零事故、零伤亡”
一是周密部署压实工作责任。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指挥长的成都大运会安全防灾应急指挥部,建立应急指挥“1+5+2”指挥调度机制,每日进行工作会商研判和指挥调度。组织由区“四大班子”领导、各级各部门和消防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全区消防安全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出台《成华区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细则》,明确各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五个”方面的消防安全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凡是企事业单位用电、用气、用火必须明确专人守护监管”的“七个凡是七个必须”刚性要求。二是细致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常态化开展“16+4”(燃气、城市消防、危化品等16个安全生产领域和卫生系统医闹纠纷、老年人未成年人非正常死亡等4个其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三级五类”安全包保制度,落实隐患排查闭环管理制度。全区累计排查发现隐患问题1.35万项,整改率98%。组织区公安分局、区生态环境局等12个部门组成的模块化执法小组并开展联合执法,派出检查组263个,检查企业1247家,立案68起,罚款25.82万元,责令停产停业20家。针对16个高风险点位,按照每点5人实施24小时驻点值守。组织全区1160余名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加强监督监管,切实做好隐患早发现、风险早防范、事故早处置。三是广泛宣传增强安全意识。组织全区2691名基层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开展1700名街道、社区基层网格员理论测试,打通基层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推广消防安全隐患报告制度,发放消防安全举报宣传资料1万余份。结合区情实际,增加重点区域情况熟悉、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实战演练频次,辖区重点单位和各类场所开展熟悉演练150余次。开展成都大运会涉赛场馆灭火救援专项演练2次,日常熟悉演练11次,通过演练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对消防安全的认识,有效提升火灾防范处置能力。(成都市应急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