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地精准发力做好成都大运会期间
保安全防灾害工作
(安全生产专刊五)
成都市综合施策强化大运会安全保障防线。一是“厘清架构+清单梳理”。牵头组建成都大运会保安全防灾害指挥部,建立协调联动、指挥调度、会商研判、报告反馈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印发《成都大运会安全生产工作分方案》,细致梳理53条攻坚任务清单。督促23个区(市)县、22个市级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和子方案,制定11类生产安全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和5类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方案。二是“常态推进+重点攻坚”。实施“迎大运·保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聚焦23个重点领域,排查整治各类隐患问题18.6万余项。组织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领域专家,对成都大运会14个赛区和45个竞赛场馆开展4轮检查指导,排查整治隐患问题237项。组织“百人专家团”开展场馆设施设备和运行管理、涉水保障等专业指导,排查整改问题366项。三是“预案保障+专项演练”。建立“1+92”预案体系,规范赛区7类专项预案、场馆中心8类专项预案编制,督促14个赛区和45个涉赛场馆“一馆一案”编制预案和工作方案。设置市县两级救灾物资储备库23个、储备点63个,储备帐篷、折叠床等22万余件。组织开展成都大运会防汛桌面推演和实兵拉动演练等各类应急演练134场次。
攀枝花市全力做好成都大运会期间保安全防灾害工作。一是强化工作部署。将成都大运会保安全防灾害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7次、指挥部调度会议4次,部署成都大运会期间重点工作。成立以市长任指挥长的安全应急指挥部,抽调16名精干力量组建专班,建立395名领导干部逐级包保的责任体系。二是强化风险防控。分行业、分区域开展每日风险会商研判,下发风险分析研判报告38期,提出管控措施145条。统筹推进“迎大运·保安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排查整治一般隐患15336项,排查重大事故隐患226条。保持高压严管的工作态势,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实施立案214起、“一案双罚”8起,罚款187.95万元。三是强化应对准备。建立预警信息共享互通工作机制,累计发布暴雨、灾害预警、预报76期,发送预警短信近200万条,成功转移避险5345人次。开展应急演练632场次、专题培训30场次,储备防汛物资4.48万件,落实各类工程抢险装备38套,12支工程抢险、2支消防救援和1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共1060余人时刻保持应急备勤,确保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南充市多措并举确保成都大运会期间全市安全稳定。一是加强风险提示。市安委会第一时间对各县(市、区)、相关部门发送工作提示函20余份,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点对点”提示,全力确保生产安全。切实督促全市各地严格履行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指导各县(市、区)、市级有关各部门成立专项检查组,下沉一线开展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专项检查组共排查生产经营单位6012家,派出专家259人(次),发现问题隐患9376个、整改完成8817个,全市无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二是抓好问题整改。将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全面反馈给各县(市、区)及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对照问题隐患清单,全面迅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并举一反三,在相关行业领域扎实推进问题隐患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建立台账,逐个明确整治责任,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治措施,落实整改资金,确保整改到位。三是严格执法检查。以“强安2023”监管执法专项行动为抓手,严格规范执法,对企业存在的重大隐患及时查处,形成震慑。针对部分企业存在的问题隐患,督促住建、消防、城管等部门立即开展监管执法,依法对4家单位进行立案调查,行政拘留2人,在全市范围内形成高压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