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巴中市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通过健全责任体系、建强救援力量、完善应急预案、强化能力建设等举措,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织密责任网络,构建联动指挥体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及时调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及联络员,印发《关于调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成员及联络员的通知》,优化市水利局、市应急管理局在市防办责任分工及运行规则,明晰各成员单位职能职责,压实工作责任,建立责任与任务清单,实现责任全覆盖,完善汛期24小时联合值守工作机制,确保指挥体系高效运转。
二是整合救援力量,打造专业应急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力量普查,统筹整合国家综合救援队、行业专业队、社会救援队三类力量。目前全市有237支5785人(不含国防动员力量)。其中,国家综合应急救援队伍1支13人;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市本级20支347人,涵盖公用事业、通讯保障等多领域,县级49支507人,乡镇级158支4648人;社会救援队伍9支270人,形成“半小时应急救援圈”。
三是完善预案体系,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按照“实战化、精准化”要求修订《巴中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重点完善“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应急响应—抢险救援—灾后重建”全链条机制。开展2025年防汛抢险综合演练,设置超标准洪水防御、地质灾害险情处置、群众转移等6个实战科目,组织21支队伍200余人参演,检验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
四是强化能力建设,夯实防灾减灾基础。组织市、县(区)、乡镇(街道)等1400余名相关责任人、灾情信息员参加了“全国救灾救助业务暨灾害信息员师资视频培训班”,进一步规范了救灾救助相关业务,整体提升了灾害信息研判、灾情信息管理、物资储备及相关队伍建设等业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