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峨眉山景区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赛事举办

  • 发布时间: 2025-04-24
  • 来源: 乐山市应急管理局
  • 字体:
  • 分享到:
       
  • 打印:

4月19日至20日,2025中国山地越野公开赛(乐山·峨眉山站)暨2025峨眉山越野挑战赛在峨眉山景区成功举办,吸引来自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789名专业选手及户外运动爱好者参赛,规模创中国西部山地越野赛之最。峨眉山景区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赛事应急安全保障体系,实现赛事安全“零事故”。

一是“三早”机制织密“防护网”,赛前筹备全覆盖。构建“早部署、早练兵、早排查”机制,在赛事筹备阶段,成立赛事医疗与应急保障专项指挥部,由景区应急管理局牵头统筹协调,明确各成员单位分工、制定详细应急预案。创新开展“实战盲演”,模拟选手失温、突发暴雨等多类险情开展救援培训和模拟演练,检验“30分钟应急救援圈”响应效能。针对赛道沿线复杂地形和潜在风险点,提前组织专业人员通过徒步勘察方式,开展全赛道安全隐患排查3次、整改风险点15处。针对峨眉山猴群活动区域,设置20处警示标识、安排20名专人实时引导,赛事全程未发生猴群侵扰事故。

二是“三专”体系筑牢“保障墙”,赛中守护无死角。构建“专职医护组+专业救援队+专职保障组”立体化保障体系,专技保障组通过整合景区人脸识别监控与选手北斗定位数据,实时预警迷路、体力不支等突发情况,实现赛道24小时监测全覆盖。加强专职医疗力量配备,在赛道沿线设置18个医疗站(点),配备专业医护人员57、救护车14辆、AED设备7台。建强专业救援队伍,组织80余名专业救援队员、50余名高山向导、20余名担架人员,携带卫星电话、保温毯等应急物资开展伴随式保障,同时调配160名专职应急救援队员分3班轮岗待命。

三是“三快”响应架起“生命线”,科技赋能保安全。依托峨眉山景区智能监测系统和应急指挥调度平台,构建“快预警、快定位、快处置”全链条响应机制,整合赛道沿线人脸识别监控、选手北斗定位手环轨迹追踪技术,实时监测选手位置与体征状态,提前预警体力不支、偏离赛道等风险,累计触发主动预警120余次、成功干预等险情23起。优化“一键求助”系统,联动指挥中心与救援团队,实现选手主动求助2分钟内锁定位置、15分钟内救援人员抵达现场。赛事期间,累计提供医疗服务500余次,救援响应率达100%,以“零延误、零差错”实现赛事全程安全闭环。

【编辑: 周济琨】

×关闭

市州动态
乐山:峨眉山景区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赛事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24 乐山市应急管理局

4月19日至20日,2025中国山地越野公开赛(乐山·峨眉山站)暨2025峨眉山越野挑战赛在峨眉山景区成功举办,吸引来自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789名专业选手及户外运动爱好者参赛,规模创中国西部山地越野赛之最。峨眉山景区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赛事应急安全保障体系,实现赛事安全“零事故”。

一是“三早”机制织密“防护网”,赛前筹备全覆盖。构建“早部署、早练兵、早排查”机制,在赛事筹备阶段,成立赛事医疗与应急保障专项指挥部,由景区应急管理局牵头统筹协调,明确各成员单位分工、制定详细应急预案。创新开展“实战盲演”,模拟选手失温、突发暴雨等多类险情开展救援培训和模拟演练,检验“30分钟应急救援圈”响应效能。针对赛道沿线复杂地形和潜在风险点,提前组织专业人员通过徒步勘察方式,开展全赛道安全隐患排查3次、整改风险点15处。针对峨眉山猴群活动区域,设置20处警示标识、安排20名专人实时引导,赛事全程未发生猴群侵扰事故。

二是“三专”体系筑牢“保障墙”,赛中守护无死角。构建“专职医护组+专业救援队+专职保障组”立体化保障体系,专技保障组通过整合景区人脸识别监控与选手北斗定位数据,实时预警迷路、体力不支等突发情况,实现赛道24小时监测全覆盖。加强专职医疗力量配备,在赛道沿线设置18个医疗站(点),配备专业医护人员57、救护车14辆、AED设备7台。建强专业救援队伍,组织80余名专业救援队员、50余名高山向导、20余名担架人员,携带卫星电话、保温毯等应急物资开展伴随式保障,同时调配160名专职应急救援队员分3班轮岗待命。

三是“三快”响应架起“生命线”,科技赋能保安全。依托峨眉山景区智能监测系统和应急指挥调度平台,构建“快预警、快定位、快处置”全链条响应机制,整合赛道沿线人脸识别监控、选手北斗定位手环轨迹追踪技术,实时监测选手位置与体征状态,提前预警体力不支、偏离赛道等风险,累计触发主动预警120余次、成功干预等险情23起。优化“一键求助”系统,联动指挥中心与救援团队,实现选手主动求助2分钟内锁定位置、15分钟内救援人员抵达现场。赛事期间,累计提供医疗服务500余次,救援响应率达100%,以“零延误、零差错”实现赛事全程安全闭环。

上一篇:
相关链接
直属单位
市州连接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宣传动员处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端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