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厅简报2025年第27期

  • 发布时间: 2025-09-11
  • 来源: 办公室
  • 字体:
  • 分享到:
       
  • 打印:

成都市推动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一是推动组织架构与职责标准化。全市261个镇(街道)统一设置应急管理办公室,按特大、较大、一般镇街标准,分别配备4名、3名、2名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确保基层“人人有事干、责任有人担”二是实现队伍组建与联动标准化。形成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社会救援队伍为补充基层应急队伍为辅助专家团队为保障的救援力量体系,组建各类队伍3789支、5.9万余人。出台镇街队伍建设基本规范,实施中心消防站与基层应急队“联防联训联调联战联勤”,加快建设5分钟消防救援圈,初战抵达火场时间缩短38.4%三是深化防灾减灾与应急保障标准化率先出台《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识建设规范》并推动上升为国家标准,构建市、区县、镇街、村社、家庭五级储备体系,市县共建储备库24个,镇街均设储备点261个,在8个高风险区县前置建设中心镇街储备点63个。建成应急避难场所2474个、安全体验馆41个,夯实安全防范基础四是促进指挥调度与装备标准化。加快实现监测预警、会商研判、资源力量等信息贯通,提升基层重大险情预警处置能力。将全市261支镇街应急队、3045支村社应急分队信息录入应急指挥系统,按极端、应急、正常3类状态分级启动响应,努力实现基层“救早救小救初期”。争取国债19亿元,为基层装备1.46万台(套),建成装备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成都市应急管理局供稿)

泸州市持续深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健全严密高效的组织体系。全市126乡镇(街道)全部单设应急管理办公室,由排名第一的副镇长兼任主任,差异化配48工作人员,确保工作有人抓、能落地。制发《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运行试点方案》,配套制定阵地建设、装备配备等9张指导清单,推动应急管理办公室、基层消防站、镇村兼职应急队、片区执法中队、应急网格员规范高效运转。二是健全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统筹乡镇、园区力量组30支应急管理片区执法中队,建立执法部门案件移送、信息共享机制,出台应急管理系统优化营商环境19条措施,推行告知式、预检式、普法式执法。建立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六联”工作机制,实现应急办与片区中心消防站、派出所会议联商、隐患联排、宣传联合、案件联查、事件联处、服务联动。将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服务事项清单,2.2余名网格员常态化开展日常安全巡查、预警信息传递等工作,实现应急管理进网入格三是健全稳定可靠的支撑体系。编发《消防安全应知应会手册》《地灾风险识别避险指南》等,开展实战大培训大练兵,全覆盖培训干部10余人次。建成市县乡互联互通的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应急资源“一图汇聚”、安全监管“一图管理”、应急指“一图调度”。建强市级专业应急通信队伍,为每个乡镇培3名以上无人机飞手,配备侦察无人机等通信装备,增强“三断”兜底保障能力。(泸州市应急管理局供稿)

遂宁市不断加强基层应急预案管理一是推动预案瘦身提质。规范预“编、评、备、宣、修”全流程,推动预案向镇村延伸,将大英县隆盛镇试点经验推广至全市95个乡镇(街道)。创新应急处AB制度,明确“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镇级应急预案整合为1+11体系,即1个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和11个专项处置方案,优化村两图三表一卡一手册”,实现基层干部一看就懂、群众一听就明。二是强化预案制度保障。推动预案与风险防控一体贯通,将风险预判、安全预警、事故预防、应急预备、实战预练机制写入专项预案,从源头上化解风险隐患。落实突发事件初期处置现场指挥官制度,明确21448名最小应急单“现场指挥官”,划分18176个网格,制定《网格平急转化操作手册》,日常排隐患、突发转应急,破解先期处“职责不清、权限不够难题。三是提升预案实战效能。建成省级化工园区特勤站、27个中心乡镇消防站,开展285次网格实战演练,前置国债项目5000台(套)设备装备,构筑城乡30分钟救援圈。打“城市大脑”应急板块,汇集数据形成预案库、信息库、案例库,延伸应急指挥专网至镇村,织密全域安全感知网络。截至今年8月,完成基层应急救援530次,转移疏散1384人次。

【编辑: 胡文涛】
工作动态
应急管理厅简报2025年第27期
发布时间:2025-09-11 办公室

成都市推动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一是推动组织架构与职责标准化。全市261个镇(街道)统一设置应急管理办公室,按特大、较大、一般镇街标准,分别配备4名、3名、2名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确保基层“人人有事干、责任有人担”二是实现队伍组建与联动标准化。形成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社会救援队伍为补充基层应急队伍为辅助专家团队为保障的救援力量体系,组建各类队伍3789支、5.9万余人。出台镇街队伍建设基本规范,实施中心消防站与基层应急队“联防联训联调联战联勤”,加快建设5分钟消防救援圈,初战抵达火场时间缩短38.4%三是深化防灾减灾与应急保障标准化率先出台《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识建设规范》并推动上升为国家标准,构建市、区县、镇街、村社、家庭五级储备体系,市县共建储备库24个,镇街均设储备点261个,在8个高风险区县前置建设中心镇街储备点63个。建成应急避难场所2474个、安全体验馆41个,夯实安全防范基础四是促进指挥调度与装备标准化。加快实现监测预警、会商研判、资源力量等信息贯通,提升基层重大险情预警处置能力。将全市261支镇街应急队、3045支村社应急分队信息录入应急指挥系统,按极端、应急、正常3类状态分级启动响应,努力实现基层“救早救小救初期”。争取国债19亿元,为基层装备1.46万台(套),建成装备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成都市应急管理局供稿)

泸州市持续深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健全严密高效的组织体系。全市126乡镇(街道)全部单设应急管理办公室,由排名第一的副镇长兼任主任,差异化配48工作人员,确保工作有人抓、能落地。制发《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运行试点方案》,配套制定阵地建设、装备配备等9张指导清单,推动应急管理办公室、基层消防站、镇村兼职应急队、片区执法中队、应急网格员规范高效运转。二是健全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统筹乡镇、园区力量组30支应急管理片区执法中队,建立执法部门案件移送、信息共享机制,出台应急管理系统优化营商环境19条措施,推行告知式、预检式、普法式执法。建立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六联”工作机制,实现应急办与片区中心消防站、派出所会议联商、隐患联排、宣传联合、案件联查、事件联处、服务联动。将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服务事项清单,2.2余名网格员常态化开展日常安全巡查、预警信息传递等工作,实现应急管理进网入格三是健全稳定可靠的支撑体系。编发《消防安全应知应会手册》《地灾风险识别避险指南》等,开展实战大培训大练兵,全覆盖培训干部10余人次。建成市县乡互联互通的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应急资源“一图汇聚”、安全监管“一图管理”、应急指“一图调度”。建强市级专业应急通信队伍,为每个乡镇培3名以上无人机飞手,配备侦察无人机等通信装备,增强“三断”兜底保障能力。(泸州市应急管理局供稿)

遂宁市不断加强基层应急预案管理一是推动预案瘦身提质。规范预“编、评、备、宣、修”全流程,推动预案向镇村延伸,将大英县隆盛镇试点经验推广至全市95个乡镇(街道)。创新应急处AB制度,明确“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镇级应急预案整合为1+11体系,即1个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和11个专项处置方案,优化村两图三表一卡一手册”,实现基层干部一看就懂、群众一听就明。二是强化预案制度保障。推动预案与风险防控一体贯通,将风险预判、安全预警、事故预防、应急预备、实战预练机制写入专项预案,从源头上化解风险隐患。落实突发事件初期处置现场指挥官制度,明确21448名最小应急单“现场指挥官”,划分18176个网格,制定《网格平急转化操作手册》,日常排隐患、突发转应急,破解先期处“职责不清、权限不够难题。三是提升预案实战效能。建成省级化工园区特勤站、27个中心乡镇消防站,开展285次网格实战演练,前置国债项目5000台(套)设备装备,构筑城乡30分钟救援圈。打“城市大脑”应急板块,汇集数据形成预案库、信息库、案例库,延伸应急指挥专网至镇村,织密全域安全感知网络。截至今年8月,完成基层应急救援530次,转移疏散1384人次。

上一篇:
相关链接
直属单位
市州连接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宣传动员处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端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