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专刊(十七)
自贡市“三化”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一是“信息化”管控重点领域。深刻吸取“7·17”重大火灾事故教训,动态管控动火作业并延伸至有限空间作业领域,建立完善摸排申报制度、答疑联络机制、吹哨举报措施,制定动火作业管理二十七条硬措施和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十七条硬措施,完成动火作业申报核查4702件,有限空间作业申报核查40件,推动电气焊无证人员取证2037人,初步实现动火、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链条管理。二是“专业化”排查重点场所。安排60万元专项资金,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全市“九小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培训机构等开展问题隐患排查,共排查各类重点场所577个,排查隐患2311条,其中重大隐患19条,现已全部完成整改。聚焦“四个重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时段),加大“打非治违”力度,截至目前,行政处罚300次,“一案双罚”处罚13次,累计罚款288万元。三是“全域化”抓好培训宣传。设置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红黑榜”,将重大事故隐患、行政处罚等关键数据纳入通报内容,现已印发“红黑榜”8期。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安全教育培训796次、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传313次、“消防安全明白人”培训17次,培训7万余人次。持续推进“五进”工作,大力推广“安全隐患随手拍”,发动群众参与。截至目前,接到有效举报27596件,发放奖励75680元。(自贡市应急管理局供稿)
达州市试点推进有限空间安全管理新措施。一是分类施策“管场所”。建设有限空间在线申报管理系统,将全市230家畜牧业、工贸等行业有限空间纳入系统试点应用。全面排查有限空间场所,按照个人和企业分为两种类别,并将企业类按风险等级区分为A、B两类,采取“设标识、安防护、建制度、配装备、装监控”等措施,分类建立防护清单、制度清单、装备清单和检查清单。试点范围内已开展风险辨识212家,新设安全告知牌205个、配备物资554件(套)。二是全员施教“管人员”。对有限空间场所逐一明确安全管理人员,乡镇(街道)、县级行业管理部门分别与个人类、企业类有限空间场所业主签订安全告知书。乡镇(街道)每年对个人类业主开展全覆盖安全培训,要求掌握基本救援知识;企业每年至少开展2次应急演练,作业人员、现场监护人员需经企业自主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并按要求配备专业救援人员。三是“管作业”,规范施工。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报审制度,乡镇(街道)、县级行业管理部门分别对个人类、企业类有限空间作业实施现场监督或电话提醒;企业A类由县级行业管理部门派员督导、企业B类由企业自行派遣监护人员督导,严格确保作业安全。截至目前,申报系统已完成申报作业194次。(达州市应急管理局供稿)
宜宾市打造数字化消防治理体系破解火灾防控难题。一是完善火灾风险评估体系。坚持运用数据分析研判、预知预警、辅助决策、指导实战,动态采集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指标,客观分析近5年典型火灾背后的致灾因素,建立火灾风险评估模型,为各级各部门提供精准防控依据支撑。同时优化各地消防水源、救援力量和设备配置,强化应急救援准备,提升处置效率。二是织密消防安全管理网格。推广安装联网型感烟探测器、智慧用水用电、远程报警等物联网监控设备,运用无线通信技术监控各类消防设施运行状态,将火灾预警信息实时传输到市大数据中心消防云平台,经筛选后由119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向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业主推送,与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深度融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和火灾高危单位,接入单位(建筑)316家,设施点位1200个,实现市级消防重点单位全覆盖。三是延伸公共消防管理触角。结合消防安全清单制管理,研发专门用于乡镇(街道)消防工作办公室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巡防检查的管理系统,为各类用户提供全面、精准、高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服务。分批组织136个乡镇(街道)消防专员、1209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人开展培训,督促指导基层单位实时更新隐患整治、智能充电桩和市政消火栓安装信息,拓宽消防安全分析维度,逐步实现精准治理。(宜宾市应急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