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厅简报2023年第16期

  • 发布时间: 2023-05-19
  • 来源: 厅办公室
  • 字体:
  • 分享到:
       
  • 打印:

我省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

一是高位推动及时部署。4月28日,省委王晓晖书记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黄强省长主持召开全省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别对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作出强调。5月8日,经黄强省长亲自审签,省安委会印发《四川省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工作方案》,决定从即日起至12月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5月11日,省安办召开全省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工作视频会,安排部署具体工作。二是精准发力深入推进。结合全省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围绕矿山、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交通运输、消防等18个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行动,细化明确19项具体工作。督促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制定实施方案,针对性开展事故隐患排查。省安办在全面细致梳理、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印了13个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汇编)》,为专项行动开展提供参考,确保“心中有数、手中有招”。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运用“两微一网”专版报道工作方案解读文章,通过人民网、川观新闻等中央、省级媒体刊发转载新闻稿件,浏览量超过1万人次。策划“早安四川”宣传栏目,依托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网、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平台,全方位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警示教育、知识宣传等。认真谋划“安全生产月”工作方案,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活动主题,将专项行动作为重点展开各类活动,积极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处供稿)


广安市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分级负责压实防汛责任。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进一步压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逐级公示防汛抗旱责任人3321人,督促各类责任人深入一线,履职尽责;全体一线工作人员备战备勤,认真落实汛期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刚性执行“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要求,累计转移危险区域群众48户89人,切实做到提醒到位、管控到位。二是联防联控强化部门协作。组织气象、自规、水文等部门召开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工作会议,完善灾害预警机制,强化预警预报与应急响应联动,科学有效防范应对灾害。加强信息沟通,建立重大问题协商机制和防汛减灾信息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会同防汛抗旱指挥部重要成员单位及时沟通协商,掌握天气和雨情发展变化,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防汛减灾各项工作任务。三是提升能力强化应急准备。按照工程抢险、综合救援、通信保障等类别,对全市现有68支2600余人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梳理造册。配齐帐篷、行军床、棉被、防寒服等各类救灾物资40余万件,冲锋舟、应急发电车等大型救援装备350余台(套)。依托广安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组建1支80余人的防汛抢险救援快速突击队伍,定期开展实战实训,确保地质灾害、暴雨洪涝等灾(险)情出现后能够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四是补齐短板深入排查隐患。重点抓好水库、淤地坝、尾矿库、城市防洪排涝、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学校、医院、工矿企业、旅游景区等重点部位的防洪安全管理,全面排查治理风险隐患。市、县、乡三级共派出工作组80个,排查各类隐患370余处,对发现的问题建立隐患排查台账。截至5月中旬,已完成337处隐患整改,剩余33处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间,适时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确保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广安市应急管理局供稿)


巴中市强化举措守牢防汛“安全线”

一是强化基础建设,保障应急力量。优化水库、河流等山洪灾害危险区水位及雨量监测站点146处,升级改造老旧站点16处,增设盲区监测站点36处。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建成市、县、乡三级物资储备库152个、储备救灾救援物资77699件(套)。加快队伍建设,组建专业和社会应急救援队伍242支9537人。二是加强预案编制,强化实战演练。深度简化35个市级应急预案,制作一套流程图、一张工作责任清单、一份应急通讯录,形成一本工作手册。完成824座水库、58座小水电站、1201个山洪灾害危险区的防汛预案编制备案,组织全市各级开展洪水、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应急演练218场次。三是丰富主题活动,营造防灾氛围。全面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安康杯”等主题活动,在全市学校、社区、广场等通过放置展板、分发宣传册、专业人员现场讲解等方式宣传防灾避险知识,解答防灾减灾问题。今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参与群众4万余人。开展防汛减灾安全知识科普培训600余场,培训3万余人次。(巴中市应急管理局供稿)

【编辑: 马量】
工作动态
应急管理厅简报2023年第16期
发布时间:2023-05-19 厅办公室

我省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

一是高位推动及时部署。4月28日,省委王晓晖书记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黄强省长主持召开全省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别对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作出强调。5月8日,经黄强省长亲自审签,省安委会印发《四川省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工作方案》,决定从即日起至12月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5月11日,省安办召开全省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工作视频会,安排部署具体工作。二是精准发力深入推进。结合全省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围绕矿山、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交通运输、消防等18个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行动,细化明确19项具体工作。督促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制定实施方案,针对性开展事故隐患排查。省安办在全面细致梳理、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印了13个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汇编)》,为专项行动开展提供参考,确保“心中有数、手中有招”。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运用“两微一网”专版报道工作方案解读文章,通过人民网、川观新闻等中央、省级媒体刊发转载新闻稿件,浏览量超过1万人次。策划“早安四川”宣传栏目,依托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网、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平台,全方位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警示教育、知识宣传等。认真谋划“安全生产月”工作方案,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活动主题,将专项行动作为重点展开各类活动,积极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处供稿)


广安市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分级负责压实防汛责任。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进一步压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逐级公示防汛抗旱责任人3321人,督促各类责任人深入一线,履职尽责;全体一线工作人员备战备勤,认真落实汛期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刚性执行“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要求,累计转移危险区域群众48户89人,切实做到提醒到位、管控到位。二是联防联控强化部门协作。组织气象、自规、水文等部门召开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工作会议,完善灾害预警机制,强化预警预报与应急响应联动,科学有效防范应对灾害。加强信息沟通,建立重大问题协商机制和防汛减灾信息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会同防汛抗旱指挥部重要成员单位及时沟通协商,掌握天气和雨情发展变化,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防汛减灾各项工作任务。三是提升能力强化应急准备。按照工程抢险、综合救援、通信保障等类别,对全市现有68支2600余人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梳理造册。配齐帐篷、行军床、棉被、防寒服等各类救灾物资40余万件,冲锋舟、应急发电车等大型救援装备350余台(套)。依托广安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组建1支80余人的防汛抢险救援快速突击队伍,定期开展实战实训,确保地质灾害、暴雨洪涝等灾(险)情出现后能够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四是补齐短板深入排查隐患。重点抓好水库、淤地坝、尾矿库、城市防洪排涝、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学校、医院、工矿企业、旅游景区等重点部位的防洪安全管理,全面排查治理风险隐患。市、县、乡三级共派出工作组80个,排查各类隐患370余处,对发现的问题建立隐患排查台账。截至5月中旬,已完成337处隐患整改,剩余33处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间,适时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确保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广安市应急管理局供稿)


巴中市强化举措守牢防汛“安全线”

一是强化基础建设,保障应急力量。优化水库、河流等山洪灾害危险区水位及雨量监测站点146处,升级改造老旧站点16处,增设盲区监测站点36处。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建成市、县、乡三级物资储备库152个、储备救灾救援物资77699件(套)。加快队伍建设,组建专业和社会应急救援队伍242支9537人。二是加强预案编制,强化实战演练。深度简化35个市级应急预案,制作一套流程图、一张工作责任清单、一份应急通讯录,形成一本工作手册。完成824座水库、58座小水电站、1201个山洪灾害危险区的防汛预案编制备案,组织全市各级开展洪水、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应急演练218场次。三是丰富主题活动,营造防灾氛围。全面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安康杯”等主题活动,在全市学校、社区、广场等通过放置展板、分发宣传册、专业人员现场讲解等方式宣传防灾避险知识,解答防灾减灾问题。今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参与群众4万余人。开展防汛减灾安全知识科普培训600余场,培训3万余人次。(巴中市应急管理局供稿)

上一篇:
相关链接
直属单位
市州连接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宣传动员处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端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