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安办扎实开展工贸行业高风险领域专项整治
一是明确整治重点对象。系统梳理近年全省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原因、起数、死亡人数等,进行全方位总结剖析,编制形成《工贸行业事故数据分析报告》,明确动火、有限空间、临时用电、吊装、涉爆粉尘、涉危险化学品、检维修、外委外包等8个作业环节为重点整治环节。二是精心谋划专项整治。印发《关于开展工贸行业高风险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通知》,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发挥职能优势,明确“企业自查自改、集中监督检查、回头看回头查”三个阶段,对高风险领域企业进行安全“体检”,动态清零事故隐患。建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清单》,梳理62项整治内容和对应法律依据,为专项整治提供参考依据。三是提升监督检查能力。举办9250名监管人员和企业相关人员参加的高风险领域专项整治专题培训,组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做好培训考核。抽调业务骨干和相关专业组成工作组,在全省开展异地交叉式检查。对问题突出或整治领域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市(州),省安办每2月组织开展1次帮扶式督查,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工贸安全监督管理处供稿)
应急管理厅创新推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规范化建设
一是创新“一案四查”工作思路。针对生产安全事故,全面查清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重点调查党委政府属地管理责任,深入调查行业监管部门“三个必须”和安全风险防范等监管责任,针对性调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监管责任。二是创新“三个统一”工作方式。编印《四川省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指南》,统一组织架构,明确技术组、管理组、综合组组长原则上由应急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和行业专家担任;统一工作职责,细化事故调查组工作任务,形成技术组、管理组、综合组3张责任清单;统一调查内容,明确全面调查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深入查找管理上的缺陷和薄弱环节。三是创新“四个”工作规范。规范工作流程,从调查组成立、调查取证、原因分析、责任认定、批复结案等11项流程100余项内容进行全面系统规范;规范调查报告,对技术报告、管理报告和综合报告的编制形式、内容等进行了规范;规范审核内容,对于挂牌督办事故,上一级安办既应审核综合报告,也应审核管理报告;规范案卷归档,梳理形成归档目录,明确归档质量和保管期限。(调查评估与统计处供稿)
应急管理厅坚持“三全”工作法推动主题教育实现良好开局
一是谋划部署全方位。及时召开系列专题会议,全面做好系统谋划、排兵布阵,确保学习贯彻及时高效、安排部署高点起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方案》,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建立形成主题教育“1+2+N”工作体系(即1个实施方案、2个工作方案、N个专项方案),大力推动主题教育与应急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二是推动工作全链条。建立厅领导班子、各基层党组织、主题教育工作专班重点工作推进“三级清单”,对重要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精细化指导,做到内容、时限、责任、进度“四明确”。抽调专人组建工作专班,推行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工作专班“日碰头、周会商、月盘点”工作机制,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充分发挥督促指导“参谋部”作用。全面收集梳理前期中央、省委有关主题教育系列文件、领导讲话、本级工作安排等,汇编成册,做到党员干部人手一册。在厅机关悬挂宣传标语、制作活动,充分运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载体,及时宣传报道学习贯彻、理论研讨、推进落实等工作。三是学习研讨全覆盖。及时征订500余套《习近平著作选读》等必读书目和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自我革命》等选读书目,积极开展自学和集中学。立足应急管理职责,组织举办应急管理厅主题教育读书班,邀请党史学者、纪检专家分专题进行辅导授课,利用5天时间,全厅500余名党员干部全程参与,坚持地点、时间、精力“三集中”,高效开展提高政治能力、增强斗争本领集体学习研讨活动,厅领导班子成员以上率下、示范引领,静下心来学、沉下心来悟,集中在党委会议室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探讨、熟读精思,带头畅谈所思所感、凝心聚魂。(机关党委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