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厅简报2021年第3期

  • 发布时间: 2021-04-27
  • 来源: 厅办公室
  • 字体:
  • 分享到:
       
  • 打印:

乐山市“铸安2020”执法行动见成效。一是组织行动有秩序。组建3个专项执法小组,全市11个区县制定方案,分阶段分行业抓落实,建立重点执法企业名录库;严格落实企业自查自改和部门执法检查,建立问题隐患台账,制定“五落实”计划,实行清单制、责任制落实整改。定期调度,及时总结,固化经验做法,建立档案,形成闭环的长效机制。二是行动方式有创新。统一印发《工作手册》,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一线员工进行现场测试,甄别查处重大隐患。印发煤矿、非煤矿山、危化、粉尘涉爆等14个行业领域执法检查清单,由企业开展自查自改后再进行执法检查。全市上下相对分工、相互配合,做到执法流程化、证据固定化、行政处罚精准化。三是监管执法有成效。按照“1+2+N”的组织模式抽调全市执法业务骨干,配齐专家,跨区域实施监管执法。截至2020年12月30日,共派出248个检查小组,出动执法人员1410人次,聘用安全专家296人次,检查企业476家,发现隐患1569条(其中重大事故隐患5条),停产停业14家,责令停产3家,立案69起,处罚罚款157.45万元,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乐山市应急管理局供稿)

凉山州“四个加强”切实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为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关于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及重点任务,切实提升应急管理和救援指挥能力,凉山州应急管理局切实采取四项措施推动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凉山州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分设规划技术组、项目推进组、廉政监督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加强统筹规划。对照《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2年)》《四川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2019—2022年)》建设重点任务,以“大安全”“大应急”“大统筹”为理念,着力建设“一中心四平台”(应急大数据中心,安全监管平台、监测预警平台、指挥调度平台、政务管理平台),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结合实际制定《凉山州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2020—2022)》,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和技术架构思路。三是加强资金保障。积极向上争取部省对该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并将信息化建设经费申报纳入州财政预算,同时在公用经费中安排5—10%的经费用于信息化建设,切实加强资金保障。四是加强技术支撑。依托省安科院和地方电信、移动、联通公司技术力量,加强技术指导。同时,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即懂业务又懂技术的信息化技术人才,为该项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凉山州应急管理局供稿)

成都市金牛区全力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一是细化任务责任到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创建工作列入全年“三重”工作目标,以区政府安办的名义牵头成立工作组,对标对表《评价细则》和《评分标准》,逐项细化、分解任务,印发了《金牛区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任务分解表》,将创建任务纳入目标考核,层层压实创建责任,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二是紧抓重点精准督导。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对全区607家重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全面摸清风险底数,梳理风险隐患16000余个,形成风险一张图,落实分级管控措施,强化风险治理,着力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以安全责任清单制管理为抓手,城市安全风险信息系统为依托,强化督促指导,积极推动排险除患、铸安2020等专项行动,通过发点球、会议曝光、实地走访以及微信、电话等多种形式,为全区各部门企业解难纾困。三是建强体系提升救援。建立金牛区应急救援信息共享机制,健全应急、公安、水利、自然资源、市场监管、消防等多部门协同预警和响应处置机制,实现综合救援、专业救援、社会救援和军警救援高效联动。指导全区13个街道、90个社区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强化应急值守,开展“双盲”应急演练。大力培育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打造“公羊会”、“飞豹”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社会救援队;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切实提升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四强化宣教增强意识。充分运用“云科普+线下”的形式,在微信公众号“掌上金牛”、融媒体等新型互联网媒体上开设专栏、发布短视频,推动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走进公众。今年以来,发放宣传传单2.5万张、粘贴海报4000张。建立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52个,应急避难场所56个,应急体验馆1个,让广大市民对身边的安全知识“看得见、摸得着”,极大地增强群众的参与度,有效提升市民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培育城市安全文化氛围。(成都市应急管理局供稿)

【编辑: 廖忠杰】
工作简报
应急管理厅简报2021年第3期
发布时间:2021-04-27 厅办公室

乐山市“铸安2020”执法行动见成效。一是组织行动有秩序。组建3个专项执法小组,全市11个区县制定方案,分阶段分行业抓落实,建立重点执法企业名录库;严格落实企业自查自改和部门执法检查,建立问题隐患台账,制定“五落实”计划,实行清单制、责任制落实整改。定期调度,及时总结,固化经验做法,建立档案,形成闭环的长效机制。二是行动方式有创新。统一印发《工作手册》,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一线员工进行现场测试,甄别查处重大隐患。印发煤矿、非煤矿山、危化、粉尘涉爆等14个行业领域执法检查清单,由企业开展自查自改后再进行执法检查。全市上下相对分工、相互配合,做到执法流程化、证据固定化、行政处罚精准化。三是监管执法有成效。按照“1+2+N”的组织模式抽调全市执法业务骨干,配齐专家,跨区域实施监管执法。截至2020年12月30日,共派出248个检查小组,出动执法人员1410人次,聘用安全专家296人次,检查企业476家,发现隐患1569条(其中重大事故隐患5条),停产停业14家,责令停产3家,立案69起,处罚罚款157.45万元,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乐山市应急管理局供稿)

凉山州“四个加强”切实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为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关于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及重点任务,切实提升应急管理和救援指挥能力,凉山州应急管理局切实采取四项措施推动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凉山州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分设规划技术组、项目推进组、廉政监督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加强统筹规划。对照《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2年)》《四川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2019—2022年)》建设重点任务,以“大安全”“大应急”“大统筹”为理念,着力建设“一中心四平台”(应急大数据中心,安全监管平台、监测预警平台、指挥调度平台、政务管理平台),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结合实际制定《凉山州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2020—2022)》,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和技术架构思路。三是加强资金保障。积极向上争取部省对该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并将信息化建设经费申报纳入州财政预算,同时在公用经费中安排5—10%的经费用于信息化建设,切实加强资金保障。四是加强技术支撑。依托省安科院和地方电信、移动、联通公司技术力量,加强技术指导。同时,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即懂业务又懂技术的信息化技术人才,为该项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凉山州应急管理局供稿)

成都市金牛区全力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一是细化任务责任到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创建工作列入全年“三重”工作目标,以区政府安办的名义牵头成立工作组,对标对表《评价细则》和《评分标准》,逐项细化、分解任务,印发了《金牛区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任务分解表》,将创建任务纳入目标考核,层层压实创建责任,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二是紧抓重点精准督导。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对全区607家重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全面摸清风险底数,梳理风险隐患16000余个,形成风险一张图,落实分级管控措施,强化风险治理,着力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以安全责任清单制管理为抓手,城市安全风险信息系统为依托,强化督促指导,积极推动排险除患、铸安2020等专项行动,通过发点球、会议曝光、实地走访以及微信、电话等多种形式,为全区各部门企业解难纾困。三是建强体系提升救援。建立金牛区应急救援信息共享机制,健全应急、公安、水利、自然资源、市场监管、消防等多部门协同预警和响应处置机制,实现综合救援、专业救援、社会救援和军警救援高效联动。指导全区13个街道、90个社区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强化应急值守,开展“双盲”应急演练。大力培育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打造“公羊会”、“飞豹”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社会救援队;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切实提升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四强化宣教增强意识。充分运用“云科普+线下”的形式,在微信公众号“掌上金牛”、融媒体等新型互联网媒体上开设专栏、发布短视频,推动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走进公众。今年以来,发放宣传传单2.5万张、粘贴海报4000张。建立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52个,应急避难场所56个,应急体验馆1个,让广大市民对身边的安全知识“看得见、摸得着”,极大地增强群众的参与度,有效提升市民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培育城市安全文化氛围。(成都市应急管理局供稿)

上一篇:
相关链接
直属单位
市州连接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宣传动员处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端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