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出事了,才想起安全!

  • 发布时间: 2025-09-24
  • 来源: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 字体:
  • 分享到:
       
  • 打印:

近段时间,工地上出事儿的新闻好像就没断过。一会儿这里塌了,一会儿那里掉人了,每次刷到心里都咯噔一下。明明很多事故都不是第一次发生,为什么还有人觉得危险离自己很远?

这是一种典型的“侥幸心理”在作祟。在工地上,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话:“我今天只在外面调灰浆,不戴安全帽没关系。”“我都干多少年了,从来没出过问题。”“检查的还没来,你们赶紧干完就行了。”这些话语背后,是把安全规程视为一种“负担”,一种为了应付检查而存在的“形式”似乎安全措施不是为了保护自己,只是为了做给别人看。

这种心理的滋生,往往源于一种错误的“成本计算”。企业管理人员觉得,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所有安全程序会拖慢工程进度、增加成本;工们觉得,时时刻刻按规矩来太麻烦、不自在。在不出事的日子里,安全就被默默地摆在了“效率”和“方便”的后面。他们计算了时间、计算了金钱,却忘记了一次事故就能把之前靠图省事捞到的那点好处,连本带利全赔光。

安全这事儿,你糊弄它,它就会翻脸无情。违规九十九次没事?等到第一百次,大祸可能就临头了。哪有什么偶然事故,都是一个个隐患、一次次违章、一句句没事儿堆出来的必然结果。就像堤坝漏了不补,迟早要垮。隐患攒得多了,事故说来就来!

破除侥幸心理,光靠吃一堑长一智”的代价太大,我们必须彻底转变,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

对企业来说,安全不能只是贴在墙上的标语该投入的一分不能省安全帽、防护绳这些装备,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做到定期检查。安全管理上也绝不能放松,哪怕再小的违章,看到了就得马上批评纠正,不能因为“赶工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到底,只有真正把工人的生命安全看得比工程进度和钞票更重要,才算是把安全落到了实处。

对工人自己来说,安全防护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别总觉得“习惯了”“没事的”,就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遇到不安全的施工安排或者违规操作,要敢于站出来拒绝。每一个规范操作、每一次安全提醒,既是在保护自己,也是在保护身边的工友——活要干好,人更要平安。

说到底,安全不是应付检查的“面子活儿”,而是守护生命的“实招子”。别再等出了事才捶胸顿足,只有每个人都真正把安全当回事儿,规矩操作、严格监督、舍得投入,才能堵住那些本可避免的漏洞。工程迟早会完工,但生命没有重来的机会——平安回家,才是我们每个人最该守住的底线。

【编辑: 胡文涛】
蜀安之声
别出事了,才想起安全!
发布时间:2025-09-24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近段时间,工地上出事儿的新闻好像就没断过。一会儿这里塌了,一会儿那里掉人了,每次刷到心里都咯噔一下。明明很多事故都不是第一次发生,为什么还有人觉得危险离自己很远?

这是一种典型的“侥幸心理”在作祟。在工地上,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话:“我今天只在外面调灰浆,不戴安全帽没关系。”“我都干多少年了,从来没出过问题。”“检查的还没来,你们赶紧干完就行了。”这些话语背后,是把安全规程视为一种“负担”,一种为了应付检查而存在的“形式”似乎安全措施不是为了保护自己,只是为了做给别人看。

这种心理的滋生,往往源于一种错误的“成本计算”。企业管理人员觉得,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所有安全程序会拖慢工程进度、增加成本;工们觉得,时时刻刻按规矩来太麻烦、不自在。在不出事的日子里,安全就被默默地摆在了“效率”和“方便”的后面。他们计算了时间、计算了金钱,却忘记了一次事故就能把之前靠图省事捞到的那点好处,连本带利全赔光。

安全这事儿,你糊弄它,它就会翻脸无情。违规九十九次没事?等到第一百次,大祸可能就临头了。哪有什么偶然事故,都是一个个隐患、一次次违章、一句句没事儿堆出来的必然结果。就像堤坝漏了不补,迟早要垮。隐患攒得多了,事故说来就来!

破除侥幸心理,光靠吃一堑长一智”的代价太大,我们必须彻底转变,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

对企业来说,安全不能只是贴在墙上的标语该投入的一分不能省安全帽、防护绳这些装备,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做到定期检查。安全管理上也绝不能放松,哪怕再小的违章,看到了就得马上批评纠正,不能因为“赶工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到底,只有真正把工人的生命安全看得比工程进度和钞票更重要,才算是把安全落到了实处。

对工人自己来说,安全防护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别总觉得“习惯了”“没事的”,就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遇到不安全的施工安排或者违规操作,要敢于站出来拒绝。每一个规范操作、每一次安全提醒,既是在保护自己,也是在保护身边的工友——活要干好,人更要平安。

说到底,安全不是应付检查的“面子活儿”,而是守护生命的“实招子”。别再等出了事才捶胸顿足,只有每个人都真正把安全当回事儿,规矩操作、严格监督、舍得投入,才能堵住那些本可避免的漏洞。工程迟早会完工,但生命没有重来的机会——平安回家,才是我们每个人最该守住的底线。

上一篇:
相关链接
直属单位
市州连接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宣传动员处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端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