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 发布时间: 2022-08-17
  • 来源: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 字体:
  • 分享到:
       
  • 打印:

当前我省正处防汛关键期、高温酷热期和暑期旅游旺季,高温干旱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和局地短时强降雨造成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风险增大,防灾救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防汛是“天大的事”,要担“天大的责”。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拧紧扣牢责任链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警觉和更严更细更实的工作举措,竭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深刻汲取入汛以来多次山洪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教训,抓实抓细防汛减灾各项部署要求落实,切实提高预警预报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出现险情要及时果断采取管控、关停、转移等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在防汛这件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上,思想和行动上一旦有了懈怠,就会出现小疏忽、小漏洞,这些小漏洞如果不趁早补,就很可能漏过斗大的风,酿成大祸。有些地方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认识不够、重视不够、贯彻不够风险研判不足,责任落实不力;有的地方和单位工作不走实,面对防汛新形势和新要求,依然采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等老办法;有的地方对“防胜于救”认识不深,没有按照“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及时转移群众,酿成不良后果;有的地方对微小流域风险监测存在漏洞、区域性会商研判和预警响应联动不到位,没有把谋全局与谋一域相结合形成全周期防范。造成灾害事故的原因可能各有不同,但病根大体是相同的,就是防汛责任落实不到位,防汛工作出现漏洞。灾难从来不是假想敌,能不能把漏洞堵好、筑牢铜墙铁壁,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民心是最大政治,民安是最大责任。防汛抗险救灾,不仅是人类与自然灾害的较量,更是对各地方、各部门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大考,既考验防汛抗险救灾体系建设和应急协调管理能力,也考验责任担当精神和为民服务情怀。要始终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始终保持高度戒备,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理念,全力做好汛期防汛应急准备工作;要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宁可听骂声,不可听哭声”,时刻绷紧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应急管理、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和应急机制预案“常备不懈”。一旦有预警,要坚决按预案启动响应、转移群众,决不能抱侥幸心理,决不能贻误战机,决不能因疏忽大意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以高度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守好万家灯火。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今年热出新高度,极端天气频繁关照,加之当前疫情严峻形势,可以说多重困难叠加,多条战线作战,容不得丝毫懈怠和麻痹大意。确保汛期安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键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迅速行动、狠抓落实,真正把压力传导到最基层、把措施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要切实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及时储备更新抢险救灾物资,做好各类救援力量和装备准备;要完善细化防汛避灾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让干部群众熟悉逃生避险路线;要加强对游客、中小学生等重点群体的安全教育,加强景区、山区、林区、河道等重点部位的警示提醒,提高群众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要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并精准推送;要遵循“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做到“上游下雨、中游吹哨、下游开跑”,遇到险情迅速行动,争分夺秒,抓紧转移并妥善安置受威胁区域群众,确保应转尽转,坚决避免人员伤亡。不扎紧制度笼子,不严格按制度办事,极有可能犯更多低级错误。要强化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通过不定期开展突击检查和随机抽查,严查防汛救灾中的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公开通报曝光各地存在的值班人员空岗、天气预警信息传达不及时、防汛隐患整改不到位等问题,督促各级各部门切实扛起使命担当,坚决打赢防汛减灾安全度汛这场硬仗。

防灾减灾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最现实的“国之大者”。各级各部门要尽非常之力、担非常之责、成非常之功,切实提升全社会抵御灾害的综合防治能力,筑牢防汛救灾的“铜墙铁壁”,确保江河安澜、人民安康、社会安宁。(蜀安之声)



【编辑: 陆杨】
蜀安之声
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发布时间:2022-08-17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当前我省正处防汛关键期、高温酷热期和暑期旅游旺季,高温干旱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和局地短时强降雨造成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风险增大,防灾救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防汛是“天大的事”,要担“天大的责”。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拧紧扣牢责任链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警觉和更严更细更实的工作举措,竭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深刻汲取入汛以来多次山洪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教训,抓实抓细防汛减灾各项部署要求落实,切实提高预警预报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出现险情要及时果断采取管控、关停、转移等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在防汛这件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上,思想和行动上一旦有了懈怠,就会出现小疏忽、小漏洞,这些小漏洞如果不趁早补,就很可能漏过斗大的风,酿成大祸。有些地方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认识不够、重视不够、贯彻不够风险研判不足,责任落实不力;有的地方和单位工作不走实,面对防汛新形势和新要求,依然采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等老办法;有的地方对“防胜于救”认识不深,没有按照“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及时转移群众,酿成不良后果;有的地方对微小流域风险监测存在漏洞、区域性会商研判和预警响应联动不到位,没有把谋全局与谋一域相结合形成全周期防范。造成灾害事故的原因可能各有不同,但病根大体是相同的,就是防汛责任落实不到位,防汛工作出现漏洞。灾难从来不是假想敌,能不能把漏洞堵好、筑牢铜墙铁壁,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民心是最大政治,民安是最大责任。防汛抗险救灾,不仅是人类与自然灾害的较量,更是对各地方、各部门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大考,既考验防汛抗险救灾体系建设和应急协调管理能力,也考验责任担当精神和为民服务情怀。要始终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始终保持高度戒备,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理念,全力做好汛期防汛应急准备工作;要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宁可听骂声,不可听哭声”,时刻绷紧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应急管理、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和应急机制预案“常备不懈”。一旦有预警,要坚决按预案启动响应、转移群众,决不能抱侥幸心理,决不能贻误战机,决不能因疏忽大意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以高度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守好万家灯火。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今年热出新高度,极端天气频繁关照,加之当前疫情严峻形势,可以说多重困难叠加,多条战线作战,容不得丝毫懈怠和麻痹大意。确保汛期安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键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迅速行动、狠抓落实,真正把压力传导到最基层、把措施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要切实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及时储备更新抢险救灾物资,做好各类救援力量和装备准备;要完善细化防汛避灾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让干部群众熟悉逃生避险路线;要加强对游客、中小学生等重点群体的安全教育,加强景区、山区、林区、河道等重点部位的警示提醒,提高群众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要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并精准推送;要遵循“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做到“上游下雨、中游吹哨、下游开跑”,遇到险情迅速行动,争分夺秒,抓紧转移并妥善安置受威胁区域群众,确保应转尽转,坚决避免人员伤亡。不扎紧制度笼子,不严格按制度办事,极有可能犯更多低级错误。要强化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通过不定期开展突击检查和随机抽查,严查防汛救灾中的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公开通报曝光各地存在的值班人员空岗、天气预警信息传达不及时、防汛隐患整改不到位等问题,督促各级各部门切实扛起使命担当,坚决打赢防汛减灾安全度汛这场硬仗。

防灾减灾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最现实的“国之大者”。各级各部门要尽非常之力、担非常之责、成非常之功,切实提升全社会抵御灾害的综合防治能力,筑牢防汛救灾的“铜墙铁壁”,确保江河安澜、人民安康、社会安宁。(蜀安之声)



上一篇:
相关链接
直属单位
市州连接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宣传动员处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端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