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顶层强化设计引领支撑。立足城市发展定位和空间格局,考虑增量目标和存量底数、资源保障和要素约束,科学编制市“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安全生产与综合防灾减灾、防震防汛防火等“1+2+N”专项规划,对防灾减灾空间优化、城市生命线布局、重要设施综合抗灾能力等进行规划部署。
二是源头加强防治夯基筑垒。加强自然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成功申报2.4亿元国债资金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加速建设沱江团结等水利枢纽,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5座、绕城内300公里排水管网重大病害治理,启动地震影响较大区域房屋加固项目174个,建成地震监测预警站(点)166个、避难场所2375个、消防队站6641个、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81个。
三是眼睛着力向下赋能基层。在15个中心消防站、26个镇街、228个村(社区)开展“一主两辅”应急队伍“联防、联训、联调、联战、联勤”示范建设,实现基层应急力量由“单一型”向“互助型”转变;推动基层“一主两辅”队员、灾害信息员等4.4万人进网入格,提升基层风险预警、灾情统报核查、事故早期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