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三措并举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 发布时间: 2023-09-01
  • 来源: 泸州市应急管理局
  • 字体:
  • 分享到:
       
  • 打印:

一是靶向发力治隐患。紧盯22个重点行业领域制定《工作指导清单》,逐一明确治理内容、管控措施、管控责任,指导企业对标排查整改重大隐患1200余项。紧盯6类典型事故隐患和10大管理缺失风险,全省率先开展小微企业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填补小微企业安全监管空白。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依法从严打击违规动火动焊、违法分包转包等违法行为,累计立案查处1420起、处罚款2310.96万元;选派业务骨干、安全专家等进驻企业开展驻点帮扶,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机制不会建、安全生产“三同时”厘不清等问题93项。

二是清单管理压责任。建立安全监管职责清单动态确立机制,明确休闲渔业、非A级景区等20余个新产业、新业态安全监管职责,及时消除监管盲区。在全市1100余家企业推行清单制管理信息化系统,依托“泸州安全码”集成岗位责任、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整治等核心清单,实现“码上明责、码上履职、码上除患、码上闭环”。建立重点事项巡查督导任务清单,采取挂牌督办、点对点交办、全覆盖“回头看”等方式,开展常态化巡查督导,推动各方责任落地落实。今年以来,累计挂牌督办重大隐患60项,督促整改问题隐患700余项。

三是科技赋能夯本底。依托市级安全监管平台,整合全市22个重点部门37个系统5亿余条监测数据,采取线上巡查+线下核查方式,实现对煤矿、危化、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24小时在线监管,监管执法精准性明显提升。全省率先淘汰煤矿炮采工艺,全市13处生产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全部启用自动排水装置和水文在线监测系统,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治灾水平明显提升。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引导危化、工贸、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加大信息化监管平台和视频AI、人员定位、智能巡检等软硬件建设力度,以信息化提高防风险、遏事故的能力水平明显提升。

【编辑: 侯金言】
市州动态
泸州:三措并举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发布时间:2023-09-01 泸州市应急管理局

一是靶向发力治隐患。紧盯22个重点行业领域制定《工作指导清单》,逐一明确治理内容、管控措施、管控责任,指导企业对标排查整改重大隐患1200余项。紧盯6类典型事故隐患和10大管理缺失风险,全省率先开展小微企业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填补小微企业安全监管空白。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依法从严打击违规动火动焊、违法分包转包等违法行为,累计立案查处1420起、处罚款2310.96万元;选派业务骨干、安全专家等进驻企业开展驻点帮扶,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机制不会建、安全生产“三同时”厘不清等问题93项。

二是清单管理压责任。建立安全监管职责清单动态确立机制,明确休闲渔业、非A级景区等20余个新产业、新业态安全监管职责,及时消除监管盲区。在全市1100余家企业推行清单制管理信息化系统,依托“泸州安全码”集成岗位责任、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整治等核心清单,实现“码上明责、码上履职、码上除患、码上闭环”。建立重点事项巡查督导任务清单,采取挂牌督办、点对点交办、全覆盖“回头看”等方式,开展常态化巡查督导,推动各方责任落地落实。今年以来,累计挂牌督办重大隐患60项,督促整改问题隐患700余项。

三是科技赋能夯本底。依托市级安全监管平台,整合全市22个重点部门37个系统5亿余条监测数据,采取线上巡查+线下核查方式,实现对煤矿、危化、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24小时在线监管,监管执法精准性明显提升。全省率先淘汰煤矿炮采工艺,全市13处生产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全部启用自动排水装置和水文在线监测系统,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治灾水平明显提升。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引导危化、工贸、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加大信息化监管平台和视频AI、人员定位、智能巡检等软硬件建设力度,以信息化提高防风险、遏事故的能力水平明显提升。

上一篇:
相关链接
直属单位
市州连接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宣传动员处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端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