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联动强避险。建立健全强降雨风险研判、会商调度、工作提示、巡查排险等机制,联动水务、规自、气象、消防等部门妥善应对处置4轮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刚性执行“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要求,累计转移避险5580户、15605人次,全市无一人因灾伤亡。
二是抓预警强响应。持续监测研判极端天气趋势,采取通信运营商“电子围栏”触发、手机端预警避险信息服务等技术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严格落实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和确认反馈机制,组织镇(街道)党政负责人、山洪灾害危险区责任人等8500余人开展两轮防汛培训,确保既能“叫醒”也能“回应”
三是抓准备强应对。前置储备20余类22万余件救灾救助物资;采取消防、武警、民兵等4类62支4686人“划区定点备勤”与工程防汛、应急尖刀队等5类21支2556人“全域机动备勤”相结合,精准协防、全力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