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诺,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5月29日,在泸州市古蔺县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工作部署会上,全县主要企业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承诺。
今年以来古蔺县结合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创新工作机制,厘清责任链条,围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紧盯矿山、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酒企、小微企业等重点行业领域,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主线,串联起全县重点企业;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在末端,确保隐患排查在终端见效。
以督查求实效
“进料口上口两侧无防护栏……”7月11日,督查组以“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二郎镇磊鑫采石厂开展隐患督查,直击现场、直面问题,查纠隐患,推动整改落实。
古蔺县将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各项督查必查内容,列入古蔺县委综合督查。古蔺县安委会组织6个督查组,以安全生产“夏季行动”等专项督导检查为契机,对古蔺县范围内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将古蔺县安办专班人员分3个督查组,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开展专项督查、考核。
古蔺县以督查倒逼乡镇(街道)、企业主动作为,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扎实开展。截至目前,共督查乡镇(街道)、县级部门、企业(单位)47家次,查出问题隐患143条,已整改128条。
以宣教提能力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5月23日,在古蔺县2023年煤矿、非煤矿山、危化企业安全员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古蔺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冷剑锋再次重申。
在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古蔺县开展企业安全员培训、安全宣传咨询日、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五进”工作,让安全生产知识进入到每一个最小工作单元;让“人人讲安全”的意识深入人心,让“个个会应急”的能力全面提高。
“农用耕地机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自身安全,不能空档运转,使用前要注意检查是否存在刹车与制动系统失灵等安全隐患。”古蔺县安办深入田间地头,邀请农业能手向老百姓讲解农机使用安全注意事项。今年以来,古蔺县安办通过坝坝会、“走家串户”、田间实操等形式,深入农村、社区,宣讲生活安全知识、传授生产安全技能,从最基层筑牢安全防线。
7月21日,古蔺县面向乡镇(街道)和部门分管领导组织召开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专题培训会,全面提升属地乡镇和行管部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训使我更清晰深刻地认识到平时熟视无睹的重大隐患,以后我们开展隐患排查目标任务就更清晰明了。”四川凯乐忧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张益江参加培训后说道。
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推进以来,古蔺县累计共印发《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汇编》500余册,培训重点企业负责人和安全员等3500余人次,开展安全知识宣讲活动4场,进村(社区)开展安全培训8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以全方面、多主体的形式,让全社会的安全知识认知和应对能力水平再提档再升级。
以执法促整改
“曝光!一案双罚!”4月28日,执法人员在某采石厂发现该企业存在矿山底部堆料场无安全警示标志、未使用自带降尘装置的凿岩机进行钻孔作业等问题隐患,要求企业限期整改,然而5月12日,执法人员“回头看”时却发现,企业仍未按照安全监管指令要求整改,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依法对企业作出警告,并处罚款人民币5.6万元,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作出警告,并处罚款人民币0.9万元的行政处罚,并进行曝光,以案警示,向古蔺县企业敲响安全生产的警钟。
今年以来,古蔺县按照企业自查自改和部门帮扶、集中治理与监管执法的工作步骤,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事故隐患动态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共抽查检查企业3657家次,帮扶指导重点企业1325家次,发现事故隐患5541项(已整改5527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42项(已整改32项);实施行政处罚18次,处罚金额110.02万元,“一案数罚”4件,移送司法机关1人,约谈企业17家次,公布典型案例3个。
以严格的执法,表明守牢底线的坚决态度,用强有力的震慑,调动古蔺县企业排查重大事故隐患的内生动力,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