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以来,凉山州经历了多轮强降雨,州应急管理局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抓牢抓实汛期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加强企业自查自纠。组织全州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点检查了排水设施、配电室、地下室、地沟、地下通道、通风管道等,以及可能对生产和人身构成水患威胁的要害部位和薄弱环节,通过自查自纠,共发现整改安全隐患44项。
二是强化属地监管职责。按照“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各县市应急管理部门全面检查了危险化学品企业在防汛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演练开展、抢险救援力量和应急物资准备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共发现整改隐患52项,通过切实紧盯最担心的问题、最薄弱的环节,有效强化了监管职责。
三是明察暗访狠抓整改。为强化督导抓落实,州应急管理局成立明察暗访组,由分管副局长带队,邀请危险化学品专家从8月12日至19日,先后深入西昌、会理、木里、德昌等4个县市,对6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了防汛安全督查工作,共发现23项安全隐患问题,通过精心组织,狠抓督导,极大提高了各县市各企业防汛意识,有效整改了一批安全隐患。
四是加大宣传有效预警。积极与气象、水利、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对接,及时掌握天气及地灾情况,在强降雨及地灾黄色预警以上时,向各县市、各企业发送汛期安全提示9期,要求加强值班值守,随时关注储罐,仓库等重点部位受影响情况,靠山临河的企业严防山体滑坡和河水影响,一旦有较大风险需紧急停车,转移人员至安全位置,通过强化宣传、科学预警,有效提升了企业识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