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督导检查,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全州各县(市)党委政府通过自查,推动党政领导责任清单、包保责任清单、对口联系责任清单、履责登记报告清单落地落实;州级行业部门通过督查,监督县级行业部门尽职履责,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责任;县级行业部门通过摸底检查,督促企业结合实际,从基层员工到企业负责人,自下而上逐级提炼建立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真正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
二是抓实试点示范,充分发挥清单统揽作用。各行业部门在本辖区内选择1至2家清单制推动有力的企业作为示范企业,组织其他企业交流学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切实提升清单制管理工作实效。
三是抓好承诺清单,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行业部门督促企业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承诺事项清单,推行企业安全生产年度承诺公示制度,建立企业安全承诺清单公示台帐,增强企业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动力,做好安全生产源头防范,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
四是探索信息化建设,确保清单制管理高效可行。各级安办牵头,各行业部门配合,与专业技术机构合作研发“安全生产清单制信息化系统”,实现“一键查询”各级领导履责情况,“自动提醒”各级领导到期未完成履责事项,“在线督促”各级领导履责尽职,“实时监查”企业重大风险管控数据、重要风险点日常检查数据、关键岗位人员日常履职数据,全面建立清单制信息化监管机制,提升安全监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