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压城下的那些“追雨人”

  • 发布时间: 2021-09-26
  • 来源: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 字体:
  • 分享到:
       
  • 打印:

9月25日开始,新一轮降雨席卷四川各地,广元、绵阳、德阳、成都、雅安5市的部分地方有大雨,局部有暴雨或大暴雨,为全力应战新一轮暴雨,省防办的“追雨人”追赶着暴雨的脚步,再次出发。

这群被称为“追雨人”是省防办从应急厅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的多个工作组,他们像追赶花期的养蜂人一样,追赶着暴雨的脚步,在全省各地奔波。雨来,他们来;雨不走,他们不走。“督促、督促再督促,落实、落实再落实”是他们跟暴雨和洪灾“决斗”的宣言。

这已不是“追雨人”的第一次行动,成都、德阳、绵阳、资阳、南充、达州、雅安、乐山……“追雨人”身影,出现在全省各地。入汛以来,省防办累计派出7批次的29个工作组,有24个厅级领导带队。

凌晨的“敲门行动”

8月7日,四川发布山洪灾害黄色预警,那群“追雨人”紧急赶赴达州,到渠县、大竹等雨情集中地区督促当地严格落实县包镇、镇包村、村包组干部包户责任制。

“7号白天,我们的手机上收到了省里、市里、县里的预警提示,不过大家也没有太在意,毕竟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下雨。”回忆起半个月前的场景,达州市渠县三板镇三板社区居民代琼英依然心有余悸。“谁知道夜里外面就一直下雨,倾盆大雨不停的下,很快水就漫进到家门口。”

在同一天,远在三百多公里外的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内,省防办通过电话和视频正在对各地进行调度,针对此轮强降雨,省防办对成都、达州、南充、巴中、遂宁等暴雨预警区域内相关市州县的5市12县不间断开展滚动调度,同时紧急调度19支救援力量赶赴灾区开展抢险救援。

“预警信息有没有发送到位?应急预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救灾物资前置准备时候到位?”一到渠县,工作组就发出“三问”,帮助地方找问题、堵漏洞。

8月8号零点三板镇开始降雨,暴雨如注,平均降雨量达到381.5毫米。由于场镇地势较低,穿镇而过的河道狭窄,很快场镇就出现了积水,其中积水最低处超过1.5米,最高处达到5米左右。

危急时刻,在省防办工作组会同当地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三板镇镇政府按照预案下达转移指令,镇村干部各类责任人和网格员通过手摇报警器,铜锣等进行预警,组织群众按预定路线有序转移。

夜里一点三十分钟,1208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无人员伤亡。

“我们实行了两次敲门行动,第一次敲门行动是在暴雨来临前,我们告知沿街住户雨情和转移路线。第二次敲门行动是在暴雨来临时,我们通知沿街住户一楼的往二楼进行转移,没有二楼的,我们就按既定路线转移到集中安置地点。”三板镇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此次强降雨中,在省防办工作组的督导下,渠县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一小时一研判,一小时一调度,一小时一预警,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指导科学抢险避险,紧急避险转移2.4万余人,无人员伤亡。

抗灾排险背后的刚性要求

8月6日当天,省防办另一个工作组奔赴南充,督促落实“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指导灾害风险隐患点摸排、防汛救援力量布置、救灾物资储备前置、受灾人员转移避险等工作。

8月7日16时30分,全省防汛减灾工作调度会后,省防办工作组与营山县立即会商,县防指向全县各类防汛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2500人次,派出消防、电力、通讯等应急救援前置队伍驻扎乡镇,全力做好应急救援准备,配合当地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提前布置挖掘机、装载机、救生衣、全方位探照灯等抢险救援物资。

明德乡是此次降雨的中心,三面环山,场镇位于山洪沟出口。8月7日21时,明德乡开始降大雨。21时30分,监测巡查人员报告场镇旁河道水位急速上涨,河水十多分钟从正常水位上涨至堤顶,逼近场镇。

该乡党委政府果断下达转移指令,乡村干部、危险区责任人两人一组利用配发的手摇报警器、铜锣、口哨、喊话器等逐户敲门通知场镇群众紧急转移,不到1小时将全部1802名群众安全转移。23时许,明德河水位累计上涨8米,场镇街道淹没超过2米。由于转移及时,实现成功避险。

“全面压实各方防汛责任,严格落实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的刚性要求,确保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开展抗洪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营山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 陆杨】
省厅动态
黑云压城下的那些“追雨人”
发布时间:2021-09-26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9月25日开始,新一轮降雨席卷四川各地,广元、绵阳、德阳、成都、雅安5市的部分地方有大雨,局部有暴雨或大暴雨,为全力应战新一轮暴雨,省防办的“追雨人”追赶着暴雨的脚步,再次出发。

这群被称为“追雨人”是省防办从应急厅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的多个工作组,他们像追赶花期的养蜂人一样,追赶着暴雨的脚步,在全省各地奔波。雨来,他们来;雨不走,他们不走。“督促、督促再督促,落实、落实再落实”是他们跟暴雨和洪灾“决斗”的宣言。

这已不是“追雨人”的第一次行动,成都、德阳、绵阳、资阳、南充、达州、雅安、乐山……“追雨人”身影,出现在全省各地。入汛以来,省防办累计派出7批次的29个工作组,有24个厅级领导带队。

凌晨的“敲门行动”

8月7日,四川发布山洪灾害黄色预警,那群“追雨人”紧急赶赴达州,到渠县、大竹等雨情集中地区督促当地严格落实县包镇、镇包村、村包组干部包户责任制。

“7号白天,我们的手机上收到了省里、市里、县里的预警提示,不过大家也没有太在意,毕竟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下雨。”回忆起半个月前的场景,达州市渠县三板镇三板社区居民代琼英依然心有余悸。“谁知道夜里外面就一直下雨,倾盆大雨不停的下,很快水就漫进到家门口。”

在同一天,远在三百多公里外的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内,省防办通过电话和视频正在对各地进行调度,针对此轮强降雨,省防办对成都、达州、南充、巴中、遂宁等暴雨预警区域内相关市州县的5市12县不间断开展滚动调度,同时紧急调度19支救援力量赶赴灾区开展抢险救援。

“预警信息有没有发送到位?应急预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救灾物资前置准备时候到位?”一到渠县,工作组就发出“三问”,帮助地方找问题、堵漏洞。

8月8号零点三板镇开始降雨,暴雨如注,平均降雨量达到381.5毫米。由于场镇地势较低,穿镇而过的河道狭窄,很快场镇就出现了积水,其中积水最低处超过1.5米,最高处达到5米左右。

危急时刻,在省防办工作组会同当地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三板镇镇政府按照预案下达转移指令,镇村干部各类责任人和网格员通过手摇报警器,铜锣等进行预警,组织群众按预定路线有序转移。

夜里一点三十分钟,1208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无人员伤亡。

“我们实行了两次敲门行动,第一次敲门行动是在暴雨来临前,我们告知沿街住户雨情和转移路线。第二次敲门行动是在暴雨来临时,我们通知沿街住户一楼的往二楼进行转移,没有二楼的,我们就按既定路线转移到集中安置地点。”三板镇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此次强降雨中,在省防办工作组的督导下,渠县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一小时一研判,一小时一调度,一小时一预警,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指导科学抢险避险,紧急避险转移2.4万余人,无人员伤亡。

抗灾排险背后的刚性要求

8月6日当天,省防办另一个工作组奔赴南充,督促落实“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指导灾害风险隐患点摸排、防汛救援力量布置、救灾物资储备前置、受灾人员转移避险等工作。

8月7日16时30分,全省防汛减灾工作调度会后,省防办工作组与营山县立即会商,县防指向全县各类防汛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2500人次,派出消防、电力、通讯等应急救援前置队伍驻扎乡镇,全力做好应急救援准备,配合当地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提前布置挖掘机、装载机、救生衣、全方位探照灯等抢险救援物资。

明德乡是此次降雨的中心,三面环山,场镇位于山洪沟出口。8月7日21时,明德乡开始降大雨。21时30分,监测巡查人员报告场镇旁河道水位急速上涨,河水十多分钟从正常水位上涨至堤顶,逼近场镇。

该乡党委政府果断下达转移指令,乡村干部、危险区责任人两人一组利用配发的手摇报警器、铜锣、口哨、喊话器等逐户敲门通知场镇群众紧急转移,不到1小时将全部1802名群众安全转移。23时许,明德河水位累计上涨8米,场镇街道淹没超过2米。由于转移及时,实现成功避险。

“全面压实各方防汛责任,严格落实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的刚性要求,确保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开展抗洪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营山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上一篇:
相关链接
直属单位
市州连接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宣传动员处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端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