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急管理报】寻找初心印记:做无愧时代应急人

  • 发布时间: 2021-06-27
  • 来源: 中国应急管理报
  • 字体:
  • 分享到:
       
  • 打印: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寻找初心印记


做无愧时代应急人


■伍袁志


    我所在的四川省营山县属于川陕革命老区,是红四方面军战斗过的地方。1933年9月22日晚,红军三路大军向营山挺进,拉开了营渠战役的序幕。营山境内,一场场恶战惊心动魄,战役历时半个月,全线告捷。营渠战役作为红军入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三大战役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是土生土长的营山人,是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农村娃。红军留下的战斗足迹和不怕吃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在革命老区人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那些血与火相随的红色基因,也是我成长路上的情感依托、精神归宿和前行动力。

    这片红色热土见证了我47载的人生路,从读书到成家,从加入中国共产党到从事应急管理工作,从延续的红色情结到坚定的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回顾来时的路,我从未想过有一天能从四川农村的小山坳走到北京被授予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我只知道,我脚下踩着的这片土地上有过激战马深溪、强夺陈大寨等许多红军战斗的伟大胜利,走出过杨伯恺、王定国等众多革命英雄。而作为生在和平年代的“70后”,我们想要打破贫困、落后的局面,实现心中的梦想,除了艰苦奋斗、保持乐观心态以外,没有别的出路。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我入党第24年,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第12个年头。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应急管理干部,我切身感受到,这些年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从解决认识问题坚守“红线”“底线”的飞跃;人员保障实现了从最初安全生产办公室两三个人,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十多人,再到应急管理局五十多人的倍增;职能定位也从过去单一的安全监管,转变为“全灾种、大应急”的工作模式,应急管理作为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归入国家总体安全观的范畴。这些变化,都是百年沧桑大国崛起的证明,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应急管理事业的重托和厚望。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在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全面起步之际,时代赋予我们作为党和人民“守夜人”的新使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保持应急人竭诚为民的底色,发扬革命斗争中长期作战的韧劲,应在难处、急在平时,履好职、尽好责。

    我们要锤炼能打胜仗的本色,在党史学习中提升自己、强化本领,发扬革命战场上灵活作战的巧劲儿,把隐患排查治理、监管监察执法、防灾减灾救灾等具体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在需要应急救援的时刻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

    我们要彰显应急人改革创新的胆色,发扬革命作战敢涉险滩、敢夺隘口的苦劲儿,在基层的大舞台做啃得了硬骨头的“排头兵”,准确把握新机构新职能提出的新要求,在“防风险、建机制、补短板、强弱项”上下真功夫,为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四川省营山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曾荣获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

【编辑: 何维薇】

×关闭

媒体聚焦
【中国应急管理报】寻找初心印记:做无愧时代应急人
发布时间:2021-06-27 中国应急管理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寻找初心印记


做无愧时代应急人


■伍袁志


    我所在的四川省营山县属于川陕革命老区,是红四方面军战斗过的地方。1933年9月22日晚,红军三路大军向营山挺进,拉开了营渠战役的序幕。营山境内,一场场恶战惊心动魄,战役历时半个月,全线告捷。营渠战役作为红军入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三大战役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是土生土长的营山人,是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农村娃。红军留下的战斗足迹和不怕吃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在革命老区人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那些血与火相随的红色基因,也是我成长路上的情感依托、精神归宿和前行动力。

    这片红色热土见证了我47载的人生路,从读书到成家,从加入中国共产党到从事应急管理工作,从延续的红色情结到坚定的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回顾来时的路,我从未想过有一天能从四川农村的小山坳走到北京被授予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我只知道,我脚下踩着的这片土地上有过激战马深溪、强夺陈大寨等许多红军战斗的伟大胜利,走出过杨伯恺、王定国等众多革命英雄。而作为生在和平年代的“70后”,我们想要打破贫困、落后的局面,实现心中的梦想,除了艰苦奋斗、保持乐观心态以外,没有别的出路。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我入党第24年,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第12个年头。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应急管理干部,我切身感受到,这些年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从解决认识问题坚守“红线”“底线”的飞跃;人员保障实现了从最初安全生产办公室两三个人,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十多人,再到应急管理局五十多人的倍增;职能定位也从过去单一的安全监管,转变为“全灾种、大应急”的工作模式,应急管理作为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归入国家总体安全观的范畴。这些变化,都是百年沧桑大国崛起的证明,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应急管理事业的重托和厚望。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在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全面起步之际,时代赋予我们作为党和人民“守夜人”的新使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保持应急人竭诚为民的底色,发扬革命斗争中长期作战的韧劲,应在难处、急在平时,履好职、尽好责。

    我们要锤炼能打胜仗的本色,在党史学习中提升自己、强化本领,发扬革命战场上灵活作战的巧劲儿,把隐患排查治理、监管监察执法、防灾减灾救灾等具体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在需要应急救援的时刻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

    我们要彰显应急人改革创新的胆色,发扬革命作战敢涉险滩、敢夺隘口的苦劲儿,在基层的大舞台做啃得了硬骨头的“排头兵”,准确把握新机构新职能提出的新要求,在“防风险、建机制、补短板、强弱项”上下真功夫,为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四川省营山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曾荣获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

上一篇:
相关链接
直属单位
市州连接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宣传动员处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端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