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部署,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今年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作为凉山州冕宁县泸沽镇镇长,面对这场“大考”,我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带领干部和群众攻坚克难,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坚决守护好泸沽镇的绿水青山。
按照部署,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今年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作为凉山州冕宁县泸沽镇镇长,面对这场“大考”,我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带领干部和群众攻坚克难,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坚决守护好泸沽镇的绿水青山。
专项整治触动思想
泸沽镇,古名台登,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素有“攀西第一镇”之美誉。
泸沽镇地处交通要道,辖区面积280.6平方公里,林地面积达到245.59平方公里,加之冬春季节干热少雨的气候特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任务繁重。最近两年,泸沽镇发生多起森林火灾。虽然扑火过程中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损失是惨痛的,教训是深刻的。作为泸沽镇政府“一把手”,我身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最前沿、第一线,深感重任在肩,必须找短板、补漏洞。
凉山州启动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后,泸沽镇迅速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和我任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项整治办公室,并抽调7名精干人员组成专班。镇政府先后召开三次反思会、学习会,深刻反思和查找镇政府与领导班子成员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这项工作存在的短板是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
这次专项整治触动了思想,触及了灵魂。客观地说,我原先只把森林草原防灭火当作一般性工作,只在防火期重点抓,平时交给分管领导抓,自己很少过问。
随着专项整治的深入开展,我越来越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如今,我把森林草原防灭火作为“天大的事”来抓,将“重预防、善宣传、务实效”理念贯穿始终,不敢有丝毫怠慢。
盘点最近几年泸沽镇的森林火灾发生原因,村民上坟烧纸等人为因素占比很大。在专项整治中,泸沽镇坚持问题导向,在安全用火教育上采用了不少招数。
我们在镇政府便民服务大厅专门设立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岗,向前来办事的群众发放防火宣传手册,让他们理解支持森林草原防灭火整治工作,并与他们签订森林草原防灭火承诺书。截至目前,泸沽镇已签订承诺书12147份。
除此之外,泸沽镇还将86名放牧人员聘为泸沽镇森林草原防灭火义务监督员。他们常年在林区山场放牧,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有助于实现从“管住火”到“管住人”的转变,使防火责任不断档、无盲区。
加强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
“点点星星火,可毁万亩林。”森林草原初发火处置不当,往往酿成大灾,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要在“防”上下功夫,在“灭”上拼速度。
在专项整治工作中,我们结合泸沽镇山林特点,在泸沽林场专业技术人员和村(社区)干部实地摸底勘测的基础上,按照“山山相连、路路相通,水在其中、内联外畅”的建设思路,沿山脊规划建设了闭环式防火通道。通道两侧配备消防桶等防火设备,建设蓄水池、隔离带等基础设施。
在时间紧、任务重、经费短缺的情况下,镇里的干部职工不分晴天雨天,“5+2”“白+黑”齐心协力、艰苦奋战,用2个月时间完成了78.26公里的防灭火通道、27.34公里的隔离带、2.5公里的摩托车道以及9口消防蓄水池、1个瞭望塔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为我们及时发现火情,快速到达火场,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项整治办公室的5名工作人员,每日到各村(社区)督战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由镇纪委牵头组建的专班,对建设情况实施“两日一通报、五日一排名”,并对慢作为、不作为的进行通报和诫勉处理。
为压实责任,我们还推行了“四必须四一律”:镇包村(社区)领导必须组织督促好所包村(社区)强化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对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年终目标绩效一律取消;村(社区)“三职干部”必须组织实施好本村(社区)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各项工作,对工作没有规划计划及不作为、慢作为的,在村(社区)“两委”换届中一律不予考虑;各党小组召开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反思会后,党员必须对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深刻反思,对反思不深刻、认识不到位的,一律由镇纪委查处;辖区内居民必须配合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不得无理阻挠施工队修建防火通道、摩托车道、消防水池、砍伐隔离带等,不听劝告、恶意阻工者一律交给公安机关处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天蓝、地绿、水清是我们的共同追求,不让森林火灾毁掉绿色家园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泸沽镇森林草原点多、面广、线长的情况,继续科学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扑火力量能在半小时内到达火场,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刘冬/口述 记者邵卫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