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安办提示:春节将至,返乡潮、旅游潮叠加,人流物流剧增,受低温冰冻、雨雪大雾等极端天气影响,道路交通、消防、燃气、文旅、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安全风险较高。现对1月突出安全风险提示如下。
1.冬春季严防“小火星酿大火灾”。切勿使用不合格取暖设备、不私拉乱接电线、勿卧床(沙发)吸烟、电动自行车严禁入户停放或违规充电,使用炭火、天然气取暖时,要与衣物、被褥等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确保人走火灭、大功率电器设备关闭;定期清理厨房油烟管道、燃气灶具油渍,及时清理阳台、楼道、走廊可燃物,防范家庭火灾;春节各类祈福、祭祀活动多,用火用电频繁,要注意规范烧香点烛、野外用火、临时用电、燃放烟花等行为,严防火灾。
2.烟花爆竹须严防暴力装卸、非法运输风险。烟花爆竹企业要对装卸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明确规定装卸过程中的动作要求、堆码方式,配备专用的、符合安全标准的装卸工具,严禁蛮力搬运、暴力装卸;强化运输车辆的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严格落实运输过程中的防火、防静电、防碰撞措施,严禁无证、无资质运输,严防事故发生。
3.道路交通需高度警惕。低温冰冻雨雪等极端天气多发,三州及高海拔地区易结冰导致路滑,部分高速路段大雾团雾易导致视线受阻,驾车需谨慎驾驶、确保车辆制动系统良好、严禁超限超载超速行驶;春运期间返乡探亲客流量多,热门景区周边车流量大增,应杜绝疲劳驾驶、酒后驾驶,严禁变型拖拉机、载货摩托车等农用设备载人,强化道路安全监管,严防非法违法运行。
4.冬季施工安全常抓不怠。建筑施工企业严禁在未经科学评估论证情况下压缩工期,加强施工现场监理,坚决防止抢工期、赶进度引发事故;加强对临边、孔洞防护栏杆、盖板安全管理,塔吊、升降机等设备装拆时要严格按审核方案施工,严防一线作业人员过劳作业,禁止恶劣天气强行施工,防止人员冻伤摔伤;加强工棚宿舍内用电、用火管理,严禁使用明火取暖,严防一氧化碳中毒和火灾。
5.危化需防范冰冻天气引发事故。危化企业要加大管道、设备冬季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提高低温天气巡检频次,重点排查重大危险源、油气储罐区、工艺管线等关键装置设施的冬季防冻、防凝、防火、防爆、防滑跌、防泄漏情况,认真做好工艺水、冷却水管道、容器和凝固点较高的液体物料储存设施与输送管线的防冻保温工作,防止设施管线堵塞、冻裂引发设备停运、物料泄漏事故;强化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的温度调控,实时监测工作场所内可燃、有毒气体的含量,严格落实通风措施,合理安排作业人员工作时间和任务,严防火灾、中毒事故。
6.矿山需防范运输、冒顶片帮和中毒窒息事故。春节前产量冲刺,矿井运输作业频繁,需严格落实斜巷“一坡三挡”防护措施,加强提升系统、皮带输送机、无轨运输车辆检测和维护保养,严禁超负荷运行,防范因钢丝绳疲劳断裂、安全设施失效、车辆故障引发提升、运输事故;加强工作面临时支护,规范撬毛排险作业,防范冒顶片帮事故;冬季矿井易出现风流紊乱,需加强通风管理,优化爆破设计,提升炮孔填塞质量,减少爆破有害气体产生,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冒险作业,严防中毒和窒息事故。
省安办建议:人民群众需注意用火用电用气,规范使用“小太阳”、电油汀等取暖设备,取暖时注意保持开窗通风,定期对家中电气线路进行检查;外出前提前了解始发地、目的地的天气和灾害预警信息,选择合适的出行时间和路线,冰雪雨雾天气自驾注意积雪结冰、窄桥窄路、急弯陡坡等路段,保持合理车距,切勿违法违规驾驶;节日出游,关注景区开放情况和门票预约措施,不前往未开放区域,照顾好同行老人和小孩。
各地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聚焦冬季取暖、道路交通、烟花爆竹、旅游景区景点、“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等领域方面,全面排查整治事故隐患,结合本地实际,细化主要风险点位、薄弱环节,进行系统研判,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值班备勤和应急处置,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报备等制度,遇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请示报告并妥善处置,杜绝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等情况发生,强化应急预案演练,确保遇有突发事件或者其他紧急情况快速响应、高效有序处理,最大程度减轻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