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创新调度,提升整治效能。创新建立“专项工作群+周报告+动态通报”三维调度机制,实时掌握整治进度,点对点督导滞后单位。组织专业团队现场勘查复杂路段,制定“一处一策”整治方案,重点攻坚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高风险隐患路段,已完成隐患整治32.3公里,修复井盖隐患2处。
二是协同联动,破解资金难题。推动公路安全隐患治理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协同推进,统一申报交通运输部财政补助,成功争取上级资金支持4834万元。优化资金审批流程,保障应急处置时效,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确保年内完成84公里建设任务。
三是科技赋能,升级精准防控。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用专业设备检测评估高风险路段,精准识别深层隐患,全市累计排查普通公路1.43万公里,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460处。建立灾害风险路段10处、山洪淹没区风险路段8处、涉灾隐患点边坡54处、桥涵8处,实施“季度排查+动态巡查”制度,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提升公路安全通行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