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及时动员部署,挂好大练兵活动“起步档”。以“立足现有装备、紧贴实战任务、创造一流成绩”为目标,针对属地事故灾害特点,强化部署,提前谋划,组织市县镇三级队伍负责人100余人召开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大练兵活动动员会,全面提高装备操作、快速反应、协同处置和综合保障能力。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赓即行动,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训练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压实责任重担,制定量化措施,落实月、周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扎实有序开展,为参加大练兵比武活动做足准备。各县(市、区)应急部门下沉到队伍一线开展督导检查的同时并做好人才、装备、技术等相关保障工作。
二是聚焦用装培训,稳住队伍实操技能“前进挡”。针对国债项目新配发的应急救援装备,以筑牢基础、补缺短板、破解难题为导向,围绕装备操作使用、故障排除、维护保养等内容,先后8次开展专业化、实战化、全员化操作技能培训,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同时,积极推进师资下沉,各县(市、区)通过“走上去、请下来”的方式邀请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生产厂家教员等100余人对各级队伍开展20余次针对性培训。通过示范教学、实装操作、网络辅导等培训方式,切实提升市县镇三级应急救援队伍新型装备使用技能,确保对各类装备“能用、会用、善用”,力争“人装合一”。
三是常态真训实演,保持应急处置能力“加速档”。各县(市、区)迅速响应,制发大练兵训练方案,督促各基层救援队伍建制度、抓培训、重实操,将队伍日常演训与国债项目新配发的应急救援装备结合起来,合理组织实战演训,完善培训演练机制。坚持“真练、真训、真演”的原则,围绕属地事故灾害特点,聚焦先期处置能力短板,科学设置训练科目,常态化组织小科目、单流程实战演练。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灭火与应急救援能力比武竞赛,部分国债项目支持队伍参加竞赛,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实战水平。截至目前,围绕国债项目配发装备开展各级各类应急演练近200余次,参演观摩9.8万人次,切实锻炼队伍、提升技能、补齐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