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织网筑基强责。坚持高位推动与责任下沉“双向贯通”,市委、市政府23次专题会议“靶向部署”,市领导53次批示“精准导航”,形成“层层有担子、级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全域落实“市、县、乡、村、组、点”六级包保责任人6714名,更新江河、水库等“三个责任人”3407名,防汛责任链条“环环紧扣”。
二是排查整治见底。紧扣“汛期不过、排查不停”工作主线,组织排查队伍1327支、3935人,对水库、山洪危险在建涉水工程等21564处重点点位风险“全景扫描”,按照“清单管理+限期整改+回头勘验”流程,动态清零隐患382个,筑牢风险防控前沿阵地。
三是储备响应提速。储备上紧物资储备与救援力量“双保险”,全市146个储备库备足40.1万件救灾物资,整合“专业救援队伍+社会队伍+支乡村兼职队伍”276支、1.3万余人“严阵以待”。发布暴雨、雷电等44.9万条预警信息“精准叫应”,1.5万余人成功转移避险(安置),险情处置“快准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