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应急管理局统筹发展与安全,以“矿山修复+风险防控+产业重塑”为抓手,指导绵竹清平镇推进矿区生态治理与产业转型,实现“灾害隐患消除、生态功能恢复、经济价值再生”三重蜕变。
一是封洞固坡推动生态重建。封闭清平磷矿“老危小”矿洞8个,涉及开采矿区2处。采用灌木乔木混栽模式,累计种植树木4900余棵;撒播草籽1.02平方公里,建成植被缓冲带0.47公里;修复山体面积超5平方公里,每年减少水土流失量超40立方米。
二是安全改造护航文旅发展。检测矿车轨道钢结构安全超300米,加固危岩体3处,增设防落石网80平方米;改造观光火车配备北斗定位+SOS应急呼叫系统,实现运行路线全程风险监控;景区配套民宿、农家乐集群通过消防验收率达100%,年均接待游客50万人,旅游年收入突破5000万元。
三是长效机制强化韧性防灾。依托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创新“地震烈度速报+地质灾害物源检测”协同模型,建立空天地检测体系,形成57个AI智能感知设备组成的检测网络,今年以来共启动10次气象风险与地质灾害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