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时节,攀枝花市天干物燥,阵性风力较大,攀枝花市西区森林高火险形势严峻,持续保持在4级高火险等级.....
为有效应对当前森林高火险形势,自2月以来,西区围绕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要时段,聚焦“六项举措”,以“严、细、实、狠”工作作风,严管火源、人员、林缘,全面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防线。
网格化压实责任。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以林长制为抓手,不断深化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等工作机制,明确6名区领导包6个镇(街道)、26个区级部门(单位)包26个村(社区),组织包保责任人签订责任与承诺书101份,与村(居)民签订承诺书1.5万余份、林缘企业签订责任书35份;优化格里坪镇“十户联保”管理办法,成立“十户联保体”301个,全覆盖签订“十户联保”协议2930户;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签订《县域边际森林草原联防联控协作机制》3份,切实强化边界协同作战能力。
精细化管控火源。聚焦重点目标、重要设施、重点企业,加大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深入清理“五周五缘”可燃物1.6万余亩,形成防火隔离带30余公里;紧盯重点人群,逐一排查“五类”特殊人群190名、放牧人员79名,严格落实“人盯人”管控措施,时刻做到人数“清”、动向“明”、管到“位”;在重点时段,每日抽调146名区、镇干部职工下沉一线参与防火值守和巡查巡护,确保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管火、文明用火、野外无火的良好局面。
科学化监测预警。用活用好1个森林草原火情监测即报系统3座瞭望哨、13套林火视频监控、61套智能检查卡口等手段,健全完善应急、林业等部门会商研判机制,构建地面巡查、视频监控、空中巡航等多位一体的联动预防监测体系,切实做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严防小风险酿成大祸患。
标准化建设队伍。及时组建区、镇两级共50人的地方森林专业扑火队,借助“教官团”送教培训,组织区镇两级地方专业、半专业灭火队伍110余人次围绕体能训练、机具操作、水泵操作、防灭火知识、紧急避险、火场自救、警示教育等内容进行集中培训,依托计划烧除开展练兵比武、应急演练等实战扑火训练70余场次,切实提升扑火队员火场紧急避险能力和自救逃生能力;组建村级早期处置队伍90人,组建巡护值守队伍92人,达到专业扑火队伍4.7人/万亩、巡护值守队伍8.3人/万亩。
常态化火案查处。以“零容忍”的态势,坚决落实“见烟就查、见火就罚、犯罪就抓”刚性措施,持续强化野外违规用火管控力度,依法依规打击各类野外违规用火、人为纵火行为,对在森林防火区野外吸烟、烧纸、烧荒、露营等违规用火的,一律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引起火灾涉嫌犯罪的,一律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通过以案示警,强化群众防火意识。截至目前,查处违规野外用火案件1起。
多元化宣传引导。始终坚持“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广泛动员群众”的工作理念,持续深入推进“五进五到”“开学第一课”“以案说法”“流动喇叭”等宣传教育活动,多途径、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抓好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群防群治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制发宣传手册、告知书等各类宣传资料12万余份,更新张贴横幅标语500余幅,发送宣传短信15万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