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栏:

攀枝花:西区“人防+技防+物防”,筑牢森林“防火墙”

  • 发布时间: 2025-03-27
  • 来源: 攀枝花市西区
  • 字体:
  • 分享到:
       
  • 打印:

入春以来,气温回升,阵性大风天气增多,森林草原防火进入关键时期。攀枝花市西区通过人防+物防+技防模式,加密防火巡查,强化监测预警,筑牢森林防火墙,全力守护森林生态资源安全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人防织牢安全网

您好,请下车配合检查,森林防火期,严禁抽烟、带火种上山。在西区大水井村石灰石矿防火卡点,值守人员对进入卡点的车辆、人员逐一询问,并对是否带有火源、火种等情况进行逐一检查、信息登记和暂存火源提示我们分工很明确,有些负责值守,有些则走进林区巡查。值守人员龙卫英铿锵有力地说:必须做到逢进车辆必检、逢进人员必查,遇人便宣传防火知识,这是我们的职责。

负责西区干龙潭至飞机湾再往新庄高速路这一条巡护线路的护林员杜昌礼笑着说:我与这片山相守了12年,每到防火期,每天早晚巡山,挨家挨户走访,发放宣传资料,讲解防火知识。只要能够护好这片林子,再苦再累都无所谓,这也是西区防火人员的共识。

新一轮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开展以来,西区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组建地方森林专业扑火队伍50人、村级早期处置队伍90人、巡护值守队伍92人,并组织专业扑火队开展实战演练训练80余场次,实现专业扑火队伍4.7/万亩、巡护值守队伍8.3/万亩,有效提升火情早期发现处置能力。

林长制为抓手,组织包保责任人签订责任与承诺书,并与村(居)民签订承诺书、与林缘企业签订责任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体系。截至目前,组织包保责任人签订承诺书101份,组织村(居)民、企业签订责任书(承诺书)1.2万余份,优化调整十户联保体301个、全覆盖签订十户联保协议2930户,确保责任到岗、到人、到最小工作单元,形成网格化管理;严格对190五类特殊人群落实监护人责任,针对79名放牧人员落实人盯人管控措施。

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的要求,聚焦林牧区重点目标、重要设施、重点企业和输配电设施线路,排查火灾风险隐患222条,完成整改221条。常态化推进防火宣传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村组、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印制宣传手册、告知书、防火命令等宣传资料12万余份,更新张贴横幅标语500余幅,发送宣传短信10万余条,录制宣传音频9条,构建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群防群治格局。

技防监测广覆盖

您已进入森林防火重点区域,禁止携带火种进入,严禁野外用火……”当走进大水井村石灰石矿防火卡点时,红外线感应的森林防火语音提示器自动开启提醒模式。该语音提示器采用红外探测声光预警系统+高清远程视频监控的方式,如同24小时的电子哨兵在岗实时感应监控,当有人员、车辆进山时便会发出森林防火语音提示,并抓拍图像储存,同时,视频通过网络接入防火视频监控平台,可通过电脑、手机随时随地查看。

森林防灭火,技术是核心。西区林地面积达10.61万亩,森林面积8.2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4.78%,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4万亩(85%位于西区),防火任务艰巨。在加强人防的同时,西区不断提升技防能力,让森林防火工作朝着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目前,西区建成了3座瞭望哨,13套林火视频监控,61套森林防火智能卡口,计划补点新建20套森林防火智能卡口。林火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用能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对进出人员(车辆)和火情进行视频监控,对辖区95%以上林区进行24小时在线监控。其次,监测即报护林员APP的使用能动态管理调度,及时核查反馈省级卫星热点,为精准核查、高效和安全处置火情,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提供有力支撑。

技防的投入,进一步夯实了西区森林防火的设备基础,实现了森林防火精密智控,有效提高了森林防灭火的应急处置效率。

物防打造应急防线

除了科技助力,西区根据实际情况,把物防工作扎实推进。配备了森林消防专用车14台、风力灭火机140台、防护服装200套、通讯设施80台(套)、高压远程输水泵2台、往复式水枪50把、接力水泵18台、水带1万米、卫星电话1部、VSAT卫星通信系统1套、三号工具20把、发电机2台、油锯5台、无人机2架、割草机20台、手持定位仪4台、单兵帐篷(睡袋)50套、手持气象仪2台、望远镜7台等物资,大大提高了森林防火的监测预警、快速响应和高效扑救能力,为森林防火工作筑起一道更为坚实的安全防线。

聚焦林牧区重点目标、重要设施、重要点位、重点企业和输配电设施线路,科学实施计划烧除,目前,完成9个重点目标、重要设施周边可燃物清理,完成计划烧除7160亩,形成防火隔离带30余公里,及时清理五周五缘可燃物1.5万余亩,巩固已建成的0.35万亩生物隔离带建设,规范经果林隔离带建设,不断扩大生物隔离带面积。依托计划烧除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应急演练1次、每月开展不少于5天的集中培训。以练备战,集中充电,切实提升西区森林专业扑火队的业务技能和整体协作战斗力,有效保护全区森林资源。

同时,西区遵循因地制宜、讲究科学、实用管用原则,建成防火道路20公里、消防水池11口,林区路网密度达30/公顷,队伍30分钟能抵达最远林区,实行森林草原防灭火一山一图一策,将路网、取水点、指挥员、护林员、扑救队伍等信息在高清影像图上进行标注,便于森林草原火情火灾处置作战指挥,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编辑: 董珊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