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平昌县:秸秆炭化变废为宝 助力森林防灭火

  • 发布时间: 2020-09-22
  • 来源: 巴中市应急管理局
  • 字体:
  • 分享到:
       
  • 打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系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县、川陕革命老区县,传统农业大县。全县幅员2229平方公里,总人口101万,其中农业人口72.85万人,森林覆盖率54.14%。该县在践行“两山”理念中,立足118万亩耕地、155.7万亩林地资源,年产秸秆和林下可燃物120多万吨,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的思路,因地制宜实施秸秆和林木可燃物炭化项目,建成13个秸秆和林木可燃物炭化合作社,年实现经济效益468万元,有效解决了森林火灾防范、贫困群众增收、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一举多得助推了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发展,也是该市在推进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创新探索。

  项目规划:坚持“1+N”模式统分结合全域推进

  为破解秸秆焚烧和林下可燃物积累导致产生的森林火灾事故、大气污染,解决产业发展与资源浪费这一矛盾,平昌县经多方考察,招引四川中环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平昌。“我们充分利用该公司先进的秸秆和林下可燃物炭化技术,在产业发展推进中,按照“1+N”模式全面规划建设”平昌县扶贫移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1”即四川中环农科科技有限公司在平昌星光工业园建成了秸秆炭化总加工厂,负责提供技术、培训人员、产品收购等;“N”即多个项目村按统一标准建设炭化厂,并成立合作社,负责优先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参与合作社原料收集、生产和管理)。项目村与公司、县扶贫开发局签订三方《项目实施合作协议》,共同解决运行中具体问题,多措并举,稳步推广项目,达到覆盖全县的效果。

  实施机制:“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共建共投共管

  “在秸秆炭化助力森林防灭火具体工作中,我们采取‘合作社+农户’投资模式,由炭化合作社将周边农作物收获后产生的秸秆,比如玉米、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林业上的豁皮枝条以及养殖场畜禽粪便、城市污泥等等,按统一价格进行收购。”据平昌县白衣镇黄鹤村村支部书记张旺介绍,在四川中环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指导下,这些废弃物最终可以生产成为秸秆炭、生物活性炭、醋液等产品,并由四川中环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统一回收二次加工销售。所得收益,除去成本后,按股权量化进行分红。

  项目成效:一举多得有力助推森林防灭火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变好了,农户产业增收成效显著。”让张旺更省心、舒心、放心,还有村里的森林火灾明显开始逐年下降。“过去为省钱省力、增加肥效、消灭虫害,春耕农忙时节,农业生产产生的秸秆主要以焚烧为主,林下可燃物主要以积累为主,由于人为用火不慎,村里经常发生森林火灾。”

  建成秸秆和林下可燃物炭化项目后,在每年春秋粮食收获季节,平昌县组织现有的13个炭化合作社,以社为单位,搭建临时收购点,集中定点收购农户秸秆和林下可燃物,回收率在90%以上,达到应收尽收,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户野外用火习惯,降低了森林火灾潜在的风险。

  近年来,该县无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森林火灾次数、过火面积、受害面积与秸秆炭化之前相比逐年呈下降趋势,2018年发生森林火灾20起,2019年发生一般森林火灾5起,森林火灾损失率控制在0.1‰以内。

  “平昌县秸秆和林下可燃物集中生态处理,不仅是对农业废弃物和林下积累资源加以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更是从源头上切断森林火灾的有力措施。下一步我们将把该经验全面推广,进一步确保我市森林防灭火工作持续稳定向好。”巴中市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 刘超】
市州动态
巴中平昌县:秸秆炭化变废为宝 助力森林防灭火
发布时间:2020-09-22 巴中市应急管理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系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县、川陕革命老区县,传统农业大县。全县幅员2229平方公里,总人口101万,其中农业人口72.85万人,森林覆盖率54.14%。该县在践行“两山”理念中,立足118万亩耕地、155.7万亩林地资源,年产秸秆和林下可燃物120多万吨,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的思路,因地制宜实施秸秆和林木可燃物炭化项目,建成13个秸秆和林木可燃物炭化合作社,年实现经济效益468万元,有效解决了森林火灾防范、贫困群众增收、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一举多得助推了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发展,也是该市在推进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创新探索。

  项目规划:坚持“1+N”模式统分结合全域推进

  为破解秸秆焚烧和林下可燃物积累导致产生的森林火灾事故、大气污染,解决产业发展与资源浪费这一矛盾,平昌县经多方考察,招引四川中环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平昌。“我们充分利用该公司先进的秸秆和林下可燃物炭化技术,在产业发展推进中,按照“1+N”模式全面规划建设”平昌县扶贫移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1”即四川中环农科科技有限公司在平昌星光工业园建成了秸秆炭化总加工厂,负责提供技术、培训人员、产品收购等;“N”即多个项目村按统一标准建设炭化厂,并成立合作社,负责优先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参与合作社原料收集、生产和管理)。项目村与公司、县扶贫开发局签订三方《项目实施合作协议》,共同解决运行中具体问题,多措并举,稳步推广项目,达到覆盖全县的效果。

  实施机制:“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共建共投共管

  “在秸秆炭化助力森林防灭火具体工作中,我们采取‘合作社+农户’投资模式,由炭化合作社将周边农作物收获后产生的秸秆,比如玉米、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林业上的豁皮枝条以及养殖场畜禽粪便、城市污泥等等,按统一价格进行收购。”据平昌县白衣镇黄鹤村村支部书记张旺介绍,在四川中环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指导下,这些废弃物最终可以生产成为秸秆炭、生物活性炭、醋液等产品,并由四川中环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统一回收二次加工销售。所得收益,除去成本后,按股权量化进行分红。

  项目成效:一举多得有力助推森林防灭火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变好了,农户产业增收成效显著。”让张旺更省心、舒心、放心,还有村里的森林火灾明显开始逐年下降。“过去为省钱省力、增加肥效、消灭虫害,春耕农忙时节,农业生产产生的秸秆主要以焚烧为主,林下可燃物主要以积累为主,由于人为用火不慎,村里经常发生森林火灾。”

  建成秸秆和林下可燃物炭化项目后,在每年春秋粮食收获季节,平昌县组织现有的13个炭化合作社,以社为单位,搭建临时收购点,集中定点收购农户秸秆和林下可燃物,回收率在90%以上,达到应收尽收,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户野外用火习惯,降低了森林火灾潜在的风险。

  近年来,该县无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森林火灾次数、过火面积、受害面积与秸秆炭化之前相比逐年呈下降趋势,2018年发生森林火灾20起,2019年发生一般森林火灾5起,森林火灾损失率控制在0.1‰以内。

  “平昌县秸秆和林下可燃物集中生态处理,不仅是对农业废弃物和林下积累资源加以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更是从源头上切断森林火灾的有力措施。下一步我们将把该经验全面推广,进一步确保我市森林防灭火工作持续稳定向好。”巴中市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
相关链接
直属单位
市州连接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宣传动员处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端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