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安全生产的“泸州答卷”

  • 发布时间: 2020-11-20
  • 来源: 泸州市应急管理局
  • 字体:
  • 分享到:
       
  • 打印:

5年来,四川省泸州市坚持以安全生产改革发展为引领,以“全省领先、全国一流”为奋斗目标,持续筑牢事关全市安全发展的“四梁八柱”,安全生产指标逐年向好,年年成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泸州答卷”何以出色

10月22日,四川省泸州市市长杨林兴主持召开安全生产市长督办会,市政府分管安全的副市长及其他相关负责人,各区县政府和应急管理局、市级各部门和驻泸及市属重点企业的“一把手”济济一堂。

泸州市召开第66次市长督办会

像这样的安全生产市长督办会,泸州市每月召开一次,至今已召开了66次,累计交办各类问题和隐患1.5万余条,解决了一大批安全生产“老大难”,降低了各类安全风险。

一位来自沿海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应急管理局领导,在前往泸州深入了解安全生产工作改革发展情况后,不无感慨地说,作为地处西部地区的泸州,走出了一条安全生产工作的大道,泸州市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5年,对于一座城市整体而言带来的变化是有限的,可对于泸州市安全生产工作带来的却是根本性的变化。

“回顾过去的这五年,我们最大的体会是,只要不断深化安全生产改革,破解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就能实现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显著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安全生产保障。”泸州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李华桂表示。

特色鲜明:高位推动 久久为功

作为“三线”建设时期的老工业基地,泸州是全国14个精细化工基地、16个大化工基地之一,泸州集聚了四川省四分之一的化工生产企业。泸州同时也是矿产资源大市、传统工业发展重镇,境内地形复杂、河流纵横,高危行业集聚,是四川省安全监管任务最重的市州之一。

检查危化企业

全市面临的安全挑战和风险,必须动员全市力量加以防范化解。5年来,泸州市围绕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增强安全生产治理能力,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为总抓手,集全市之力,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持续构筑事关全市安全发展的“四梁八柱”,在多项工作中实现了“全省领先、全国一流”:

率先实行党政领导“一岗双责”,明确政府常务副区县长和部门排名第一的副职分管安全生产工作;

率先建立市、区县两级《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及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职责清单》,配套出台《工作协助人制度》《履职台账制度》,探索形成安全生产党政领导责任落实“泸州模式”,在全省进行推广;

率先分行业制定《部门安全监管责任清单》,确保安全监管责任链条无缝对接;

建立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制度,各级各部门均将安全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一律予以优先保障。近年来,在全市预算经费普遍下降20%的情况下,市财政安排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始终保持10%的增长;

……

5年来,泸州市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扎实推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改革完善安全监管监察体制、安全生产依法治理、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5大项、83项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改革发展任务按计划推进率达到100%。截至目前,已落实79项,余下的4项将在年内按计划完全落实。

在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的同时,泸州市根据地方实际,新增出台了“国土空间安全规划”“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等相关改革发展制度、措施17个,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

5年来,泸州市通过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推动安全生产各项指标稳定好转,事故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

泸州用5年的时间,构筑起较为坚实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防线,实现了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明显提升。

擦亮底色:建强筑牢基层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抓安全生产工作,能不能建强筑牢安全基层基础,是能否实现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关键所在。5年来,泸州市着眼长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

执法人员现场执法

10月下旬,在对泸州市纳溪区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大队城区中队的采访中,记者看到这里建成了高清视频监控案件审理室和询问室,配备了执法记录仪、高清摄像机、专业检测设备等29类执法装备,实现了执法全过程的自动记录、规范记录和可监控、可回溯。

5年来,泸州市持续建强基层监管执法力量,在全国率先开展乡镇片区执法中队建设,创新“四标准八统一”建设标准,已建成片区执法中队25个、配备执法人员121名,实现对所有乡镇和工业园区安全监管执法全覆盖。2019年,片区执法中队检查次数、办理案件数和处罚款金额分别占全市总量的86%、72%和67%,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泸州在全省率先成立公安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犯罪侦查支队,推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作为全国安全生产执法“三项制度”的探索者,泸州不断为提升安全生产执法办案质量和水平贡献“泸州做法”。

在进行严格执法的同时,泸州市应急管理部门也是“简证便民”的先行军,实现了行政审批“零证明、零跑路”,办结率100%、满意率100%,跑出了“泸州速度”。

在纳溪区安富街道的采访中,记者看到,这里通过创建省级安全社区,持续推进安全管理制度精细化、安全文化阵地多样化、安全示范学校突出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隐患排查治理程序化、街道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化年轻化,形成了社区安全事事有人管、全员参与安全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如今,泸州市已经创建国家级安全社区1个,省级安全社区57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0个。

5年来,泸州全力推动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将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全市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明确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社组(楼院)四级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的职责,将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各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内容。

全市各乡镇(街道)均设立安委办和安监站,保障工作经费、设备、人员等需求。各区县应急管理局以委托执法的形式,赋予乡镇安全执法权限,乡镇(街道)直接从事安全监管的人员普遍达到三分之一左右。

围绕深入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泸州市制定了《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制度》《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制度》等制度办法,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构建企业全员、全过程安全生产责任闭环体系,着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泸州市着眼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严格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对危化行业新、改、扩建项目实行多部门联合安全评估,严防落后产能和工艺化工企业落户。该市自主研发投用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对所有煤矿井口24小时视频监控和瓦斯数据在线监测,对19家危化企业重大危险源视频监控,58个重大危险源生产控制参数在线监测预警,对客运车船、危化品运输车船视频监控和GPS定位。全市矿山、危化品、交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全覆盖,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率达95%。全市生产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生产,机械化改造进度居全省第一。

当前,对于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泸州正围绕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的任务,以改革加速度推动安全生产改革发展。

【编辑: 陆杨】
市州动态
泸州:安全生产的“泸州答卷”
发布时间:2020-11-20 泸州市应急管理局

5年来,四川省泸州市坚持以安全生产改革发展为引领,以“全省领先、全国一流”为奋斗目标,持续筑牢事关全市安全发展的“四梁八柱”,安全生产指标逐年向好,年年成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泸州答卷”何以出色

10月22日,四川省泸州市市长杨林兴主持召开安全生产市长督办会,市政府分管安全的副市长及其他相关负责人,各区县政府和应急管理局、市级各部门和驻泸及市属重点企业的“一把手”济济一堂。

泸州市召开第66次市长督办会

像这样的安全生产市长督办会,泸州市每月召开一次,至今已召开了66次,累计交办各类问题和隐患1.5万余条,解决了一大批安全生产“老大难”,降低了各类安全风险。

一位来自沿海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应急管理局领导,在前往泸州深入了解安全生产工作改革发展情况后,不无感慨地说,作为地处西部地区的泸州,走出了一条安全生产工作的大道,泸州市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5年,对于一座城市整体而言带来的变化是有限的,可对于泸州市安全生产工作带来的却是根本性的变化。

“回顾过去的这五年,我们最大的体会是,只要不断深化安全生产改革,破解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就能实现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显著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安全生产保障。”泸州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李华桂表示。

特色鲜明:高位推动 久久为功

作为“三线”建设时期的老工业基地,泸州是全国14个精细化工基地、16个大化工基地之一,泸州集聚了四川省四分之一的化工生产企业。泸州同时也是矿产资源大市、传统工业发展重镇,境内地形复杂、河流纵横,高危行业集聚,是四川省安全监管任务最重的市州之一。

检查危化企业

全市面临的安全挑战和风险,必须动员全市力量加以防范化解。5年来,泸州市围绕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增强安全生产治理能力,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为总抓手,集全市之力,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持续构筑事关全市安全发展的“四梁八柱”,在多项工作中实现了“全省领先、全国一流”:

率先实行党政领导“一岗双责”,明确政府常务副区县长和部门排名第一的副职分管安全生产工作;

率先建立市、区县两级《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及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职责清单》,配套出台《工作协助人制度》《履职台账制度》,探索形成安全生产党政领导责任落实“泸州模式”,在全省进行推广;

率先分行业制定《部门安全监管责任清单》,确保安全监管责任链条无缝对接;

建立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制度,各级各部门均将安全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一律予以优先保障。近年来,在全市预算经费普遍下降20%的情况下,市财政安排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始终保持10%的增长;

……

5年来,泸州市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扎实推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改革完善安全监管监察体制、安全生产依法治理、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5大项、83项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改革发展任务按计划推进率达到100%。截至目前,已落实79项,余下的4项将在年内按计划完全落实。

在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的同时,泸州市根据地方实际,新增出台了“国土空间安全规划”“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等相关改革发展制度、措施17个,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

5年来,泸州市通过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推动安全生产各项指标稳定好转,事故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

泸州用5年的时间,构筑起较为坚实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防线,实现了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明显提升。

擦亮底色:建强筑牢基层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抓安全生产工作,能不能建强筑牢安全基层基础,是能否实现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关键所在。5年来,泸州市着眼长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

执法人员现场执法

10月下旬,在对泸州市纳溪区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大队城区中队的采访中,记者看到这里建成了高清视频监控案件审理室和询问室,配备了执法记录仪、高清摄像机、专业检测设备等29类执法装备,实现了执法全过程的自动记录、规范记录和可监控、可回溯。

5年来,泸州市持续建强基层监管执法力量,在全国率先开展乡镇片区执法中队建设,创新“四标准八统一”建设标准,已建成片区执法中队25个、配备执法人员121名,实现对所有乡镇和工业园区安全监管执法全覆盖。2019年,片区执法中队检查次数、办理案件数和处罚款金额分别占全市总量的86%、72%和67%,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泸州在全省率先成立公安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犯罪侦查支队,推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作为全国安全生产执法“三项制度”的探索者,泸州不断为提升安全生产执法办案质量和水平贡献“泸州做法”。

在进行严格执法的同时,泸州市应急管理部门也是“简证便民”的先行军,实现了行政审批“零证明、零跑路”,办结率100%、满意率100%,跑出了“泸州速度”。

在纳溪区安富街道的采访中,记者看到,这里通过创建省级安全社区,持续推进安全管理制度精细化、安全文化阵地多样化、安全示范学校突出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隐患排查治理程序化、街道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化年轻化,形成了社区安全事事有人管、全员参与安全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如今,泸州市已经创建国家级安全社区1个,省级安全社区57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0个。

5年来,泸州全力推动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将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全市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明确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社组(楼院)四级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的职责,将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各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内容。

全市各乡镇(街道)均设立安委办和安监站,保障工作经费、设备、人员等需求。各区县应急管理局以委托执法的形式,赋予乡镇安全执法权限,乡镇(街道)直接从事安全监管的人员普遍达到三分之一左右。

围绕深入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泸州市制定了《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制度》《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制度》等制度办法,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构建企业全员、全过程安全生产责任闭环体系,着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泸州市着眼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严格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对危化行业新、改、扩建项目实行多部门联合安全评估,严防落后产能和工艺化工企业落户。该市自主研发投用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对所有煤矿井口24小时视频监控和瓦斯数据在线监测,对19家危化企业重大危险源视频监控,58个重大危险源生产控制参数在线监测预警,对客运车船、危化品运输车船视频监控和GPS定位。全市矿山、危化品、交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全覆盖,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率达95%。全市生产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生产,机械化改造进度居全省第一。

当前,对于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泸州正围绕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的任务,以改革加速度推动安全生产改革发展。

上一篇:
相关链接
直属单位
市州连接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宣传动员处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端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