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访谈丨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岳雷谈“ 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 坚决筑牢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大堤’”

  • 发布时间: 2021-08-11
  •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 字体:
  • 分享到:
       
  • 打印: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当前是降水最集中的“七下八上”主汛期,入秋前后全省正在经历新一轮降雨过程,部分市(州)不同程度出现灾情险情。为了让广大网友深入了解我省在今年防汛减灾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省政府网站推出汛期专题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岳雷同志,就“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 坚决筑牢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大堤’”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同时,今天我们的访谈,将联合新华网、四川观察、川观新闻、四川发布、封面新闻等平台同步直播,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岳总,您好,请您给我们广大网友打个招呼吧。

嘉宾(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 岳雷):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岳雷,进入主汛期以来,我省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防汛减灾任务极其繁重,今天我们主要想就防汛减灾工作,特别是网友关心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谢谢!

主持人:

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四川洪涝灾害有哪些特点?

嘉宾(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 岳雷):

四川地理气候条件特殊,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暴雨量大、频繁、集中,地质环境复杂,地震多发频发,三大暴雨区(青衣江、龙门山、大巴山)与三大地震断裂带(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并存,历史上一直属于我国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是点多面广。全省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有1368条,江河洪灾集中于盆地内青衣江、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水系中下游河段,对基础设施、沿河工程、农田和房屋损毁较重,影响区域和范围广、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大。规模较大或位于多条河流汇合处的城镇易受上游洪水叠加本地强降雨形成内涝。全省有山洪灾害危险区近2.8万个,有175个县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防治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6%。全省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3万余处,近97%国土面积处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在21个市(州)、176个县(市、区)。

二是突发性强。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历时较短、灾害范围相对集中的特点,是汛期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害,每年因山洪泥石流灾害死亡失踪人员占比超70%。此类灾害多因局地短时强降雨造成,加之下垫面山高河陡汇流快、地质条件脆弱,往往降雨开始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即发生山洪泥石流或中小河流洪水险情灾情。如2020年“6.26”冕宁暴雨洪灾,当日23时至次日凌晨1时,两小时强降水引发山洪致使河沟改道、洪水漫流,最终导致22人死亡失联。8月中旬暴雨洪水过程,南充仪陇县突发中小河流洪水,晚上到凌晨短短几个小时河流水位上涨10米。绵阳平武县境内九绵高速多处施工标段短时间接连发生山洪泥石流,摧毁工棚,造成9人死亡失联。

三是危害性大。2000年以来全省洪涝灾害受灾人口年均超过12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亿元。2019年8月20日,阿坝州因强降雨引发多处山洪泥石流灾害,共造成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和卧龙特别行政区等5个县(区)46个乡(镇)18万余人受灾,38人死亡失踪。一些重大灾害不仅掩埋场镇村寨、中断交通通讯,而且堵断江河形成堰塞湖,溃决后对上游沿河山体拉动大,易造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对下游沿河涉水工程、基础设施、房屋、农田等造成的损失重大,上下游需转移避险人员众多,社会动员工作繁重。2008年北川唐家山堰塞湖处置过程中避险撤离绵阳、遂宁两市27万人左右。2018年川藏交界的江达县两次发生高位滑坡,导致金沙江断流并形成堰塞湖,泄流洪水致使下游沿江房屋、田地及道路、桥梁、电力通讯、电站等遭受重大损失,造成西藏、四川、云南3地近15万人受灾。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省内极端气候频发,暴雨强度屡破历史极值,降雨区域持续集中,多条江河同时发生大洪水的频率不断增高。同时,受多次地震影响,岩石破碎、土体松动、河道淤积,山洪泥石流灾害呈多发、频发、高发态势。

主持人:

好的,谢谢。请问今年针对防汛减灾救灾工作,应急管理厅作了哪些准备?

嘉宾(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 岳雷):

今年以来,应急管理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李克强总理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批示要求,按照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安排部署,压紧压实责任,抓实抓细防汛减灾各项工作,扎实做好“三个保障”。

一是做好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制度是工作良序运行的前提。我们顺利承接省防办工作,牵头组织修订了省防办工作规则,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明确“防”“治”“救”职责。组建工作专班,从应急系统和省级抢险救援队伍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防办专班,编制实战化方案、细化任务清单,规范应急应对流程,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全天候响应。同时,督促指导市县两级防办调整工作,实现同步推进、上下对应。深化联动协作,推动各级各地建立与救援队伍信息共享机制,及时通报灾险情,做好应急应对。推动建立跨区域、流域洪涝灾害救援联动机制,实现就近、快速救援。

二是做好力量物资保障。力量物资是防汛减灾救灾的基础。我们加强统筹,指导各地全面摸排防汛救援力量,梳理掌握省市县乡四级防汛救援队伍共4400余支22万余人,分类建立综合救援、工程抢险、抗洪排涝、应急通信、舟桥架设、海事船艇、专业爆破等7大类力量数据库,积极争取布设空中力量,提高救援保障能力。强化专业支撑,充实省级抢险救援专家库,增补气象、工程抢险类专家。督促各地加快救灾物资备灾点建设,全面盘点储备情况,及时更新增补,优化储备布局,完善调配机制,保障救灾安置工作需要。目前,已建成以省级储备为中心、市县级储备为基础、乡镇储备为辅助的体系,共储备救灾住所类、被服类等物资262万件(套),其中省级储备89.6万件(套),并向13个重点市(州)前置救灾物资28.8万件(套),可安置保障100万人。会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印发《四川省省级调拨救灾物资规程》、《关于加强纤纺类应急救灾物资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和制度,确保救灾生活类物资调拨配送及时,质量有保证。

三是做好能力提升保障。抢险救援能力是应对处置洪涝灾害的关键。我们组织预案编修,修订省级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和省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完善重特大洪涝灾害部门应急预案,细化明确应急响应启动后的工作职责、任务,同步指导地方做好预案修订工作。加强应急演练,省级在雅安、德阳等开展实战演练,针对性设置应急通信、孤岛救援、堤防抢险、城市内涝等科目,磨合军地政企部门跨区域联动的协调机制,检验决策指挥、队伍拉动、现场实操等实战能力。全省应急系统开展演练近4000场次,参与20余万人。近期,我们又组织开展了预案细化实化再完善、救灾能力再提升2个行动,立足极端天气,针对性完善预案,强化应急演练,提高防范应对能力。依托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接入重点河流、水库、实时雨情、风险隐患点、重点企业、物资储备点、救援队伍等数据信息,拓展功能,为防汛会商研判、指挥决策提供辅助支撑。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培训,提升群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主持人:

今年汛期以来,部分地区发生了不同的灾情和险情,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嘉宾(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 岳雷):

入汛以来,共发生8次强降雨过程,空间分布差异大、暴雨天气范围广、局地降水强度大,防汛形势严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减灾救灾工作,省委书记彭清华、省长黄强等省领导多次安排部署、亲自调度。国家防总20次调度指导四川。省防指启动防汛应急响应4次,省减灾委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响应1次。我们在国家防总和省委、省政府、省防指的领导下,坚持防为先、人为本、救是底,全力应对。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工作落地落实。认真履行省防办职责,协调各成员单位共同履职、协同发力,共同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加强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会商研判,将雨水情、预警预报信息和会商研判结果及时通报给市县、部门和专业救援队伍,指导做好应急应对工作。针对市县换届时期,定期编发防汛救灾相关法规知识汇编,提出专题培训学习要求,提升各级领导干部防汛救灾责任意识。开展查漏补缺,主汛期以来,共派出11个工作组下沉一线,督促指导在抢险救援、物资储备等方面存在问题整改落实。

二是统筹力量物资,时刻保持临战状态。统筹各类抢险救援力量,加强军地政企联动协作,提升救援救灾合力。协调消防救援队伍做好编成,1500余名专业力量在岗在位,投资1.43亿元采购排涝车、大功率舟艇等特种救援装备。盘点救援物资储备情况,动态掌握各地需求,完善物资调配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应急值守,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专业救援力量做好随时遂行出动准备。

三是科学指挥调度,高效应对险情灾情。入汛来,先后调度市县258次,发送风险预警提示44期。加强过程跟踪调度,指导做好应对准备和抢险救援救灾工作。积极协调救援力量,会同属地有效处置通江县河心洲岛人员被困、渠江干流“跑船”等重大险情。全省共出动各类力量6万9千余人,参与抢险救援救灾。

据《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统计,入汛以来,洪涝灾害已造成21个市(州)390余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29.83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2倍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

主持人:

在防汛抢险救援中有哪些难点?

嘉宾(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 岳雷):

由于客观致灾因素的极端性、灾害特征的复杂性等原因,当前洪涝灾害抢险救援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一是救援环境差。山洪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偏远山区或高山峡谷地带,气候恶劣,地质环境复杂脆弱,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易因灾造成大面积中断或损毁,导致救援装备、物资投送困难,抢险救援作业面狭窄,抢险救援工作难度大、风险高。如2018年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抢险,因交通中断,施工机械无法进场,36小时紧急全速修通7公里临时便道,再经断流河道向上游挺进2公里,才得以到达现场抢险作业,另外调派直升机将应急设备运往堰塞体。此外,山洪泥石流多突发于夜间,也加大了人员转移和抢险救援的难度。

二是转移人员多。汛期盛夏季节,有山有水的各景点正处旅游旺季,避暑纳凉游客大量涌入,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容易造成人员受伤、游客被困,需要组织转移,如2019年阿坝汶川“8.20”暴雨灾害,采取人背马驮、大车小车接力等方式共组织转移近4.9万人(其中游客2.72万人)。河心洲岛遭遇洪涝灾害时,也需转移大量人员,例如2020年8月中旬暴雨洪水过程,乐山凤洲岛紧急转移1020名、成都金堂白鹭岛紧急转移79名被困群众,救援难度非常大。而灾害造成的交通、通信、电力中断进一步加大了转移运输难度。

三是灾害爆发连片。强降雨易形成灾害链,洪涝、地质灾害齐发并发,且互相影响,如强降雨造成山体崩塌滑坡,进入河道后壅塞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上游回水和溃决造成洪涝灾害。一轮强降雨过程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可能连片成线,如2020年8月中旬暴雨造成盆地西部多个市(州)受灾,数天内险情灾情多点多线成片爆发,成都金堂白鹭岛大量人员被困、德阳河道决堤威胁化工厂、绵阳涪江干流崩岸险情、广元嘉陵江段大型油罐拦截处置、乐山凤洲岛和雅安草坝乡大量群众被困、宜宾泸州洪峰过境大量人员须转移、青衣江流域电站出险等,一段时间内对抢险救援资源力量需求极大,指挥调度组织和统筹协调能力面临巨大考验,救援力量难以提前精准预置和后方大规模补防。

主持人:

请问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是什么?

嘉宾(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 岳雷):

当前正值防汛“七下八上”关键期,我们将持续保持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做好遂行抢险救援任务准备。

一是切实加强会商研判预警,坚决推动人员避险转移。各级防办和应急管理部门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加强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对接沟通,密切关注雨水汛情,组织会商研判,做到日研日判,重点情况及时研判,为党委、政府防汛救灾决策提供科学支撑。聚焦人员受威胁区域,特别是河心洲岛、旅游景区、避暑场所等人员密集重点部位,做好短临预警,确保预警信息到户到人。督促指导各地认真落实“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的刚性要求,及时组织人员按照安全疏散路线避险转移,坚决避免人员伤亡。

二是提前做好力量物资准备,科学组织抢险救援。进一步全面盘点各类救灾力量,优化编成,统筹调配,切实发挥军地政企协作机制作用,确保高效遂行各类抢险救援任务。及时补充前期损耗物资,优化储备布局,完善调用机制,加大前置力度,确保救灾物资及时配送、有效使用。加强抢险救援安全管理,健全安全制度,明确安全责任,落实防范举措,提升救援人员自我防护能力,确保救援行动安全。

三是细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防各类涉灾事故。进一步督促指导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水上船舶、河心洲岛、沿河设施等水域目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建立整改台账,督促整改到位。严格落实生产经营单位暴雨预警停产撤人防范要求,立足极端特殊情况制定完善监测防控、排危除险和避险转移等管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致灾风险。逐级加强对隐患排查、应急准备等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提醒、限时整改,确保责任压实、工作落实。

四是推进预案编制修订演练,时刻保持临战状态。瞄准极端天气、“三断”等复杂情况,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完成防汛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报备工作,同时,因地制宜开展桌面和实战演练。编制应对洪涝巨灾应急预案,明确指挥决策、预报预警、响应措施、抢险救援、社会动员等核心要素,突出防范重点,盯紧基础设施保障,切实提升应对巨灾响应处置能力。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准确规范报告灾险信息,做好抢险救援临战准备。

主持人:

在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方面,应急厅做了哪些工作?

嘉宾(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 岳雷):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升应急能力的工作要求,显著提升全省应急救援综合能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结合我省实际,2019年11月,应急厅牵头制定了四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基层应急能力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行动的实施,2020年新建成城市消防站、乡镇专职消防队56个并投入使用,今年还要建79个。目前已新增招录专职消防员2492人,配备4000余套使用频率高、易损耗的基本防护装备,该项工作现在还在持续开展。按照区域布局和实战需求,为8支省级各类应急救援骨干队伍配备应急救援装备,目前已完成部分采购,有效提升区域性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技术保障能力。

通过三年努力,应急救援设施设备按国家标准达标配备,应急救援短板基本补齐,应急救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基本建成符合国家要求、满足四川急需、可靠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此外,目前我们正在起草《四川省“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是省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也将持续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纳入未来五年应急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主持人:

好的,谢谢。今天的访谈也受到了非常多网友的关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网友们的提问。

主持人:

谢谢,非常感谢岳总做客我们的直播间,带来耐心的解答。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再一次感谢大家对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再见!

【编辑: 陆杨】
在线访谈
在线访谈丨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岳雷谈“ 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 坚决筑牢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大堤’”
发布时间:2021-08-11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当前是降水最集中的“七下八上”主汛期,入秋前后全省正在经历新一轮降雨过程,部分市(州)不同程度出现灾情险情。为了让广大网友深入了解我省在今年防汛减灾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省政府网站推出汛期专题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岳雷同志,就“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 坚决筑牢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大堤’”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同时,今天我们的访谈,将联合新华网、四川观察、川观新闻、四川发布、封面新闻等平台同步直播,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岳总,您好,请您给我们广大网友打个招呼吧。

嘉宾(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 岳雷):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岳雷,进入主汛期以来,我省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防汛减灾任务极其繁重,今天我们主要想就防汛减灾工作,特别是网友关心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谢谢!

主持人:

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四川洪涝灾害有哪些特点?

嘉宾(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 岳雷):

四川地理气候条件特殊,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暴雨量大、频繁、集中,地质环境复杂,地震多发频发,三大暴雨区(青衣江、龙门山、大巴山)与三大地震断裂带(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并存,历史上一直属于我国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是点多面广。全省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有1368条,江河洪灾集中于盆地内青衣江、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水系中下游河段,对基础设施、沿河工程、农田和房屋损毁较重,影响区域和范围广、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大。规模较大或位于多条河流汇合处的城镇易受上游洪水叠加本地强降雨形成内涝。全省有山洪灾害危险区近2.8万个,有175个县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防治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6%。全省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3万余处,近97%国土面积处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在21个市(州)、176个县(市、区)。

二是突发性强。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历时较短、灾害范围相对集中的特点,是汛期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害,每年因山洪泥石流灾害死亡失踪人员占比超70%。此类灾害多因局地短时强降雨造成,加之下垫面山高河陡汇流快、地质条件脆弱,往往降雨开始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即发生山洪泥石流或中小河流洪水险情灾情。如2020年“6.26”冕宁暴雨洪灾,当日23时至次日凌晨1时,两小时强降水引发山洪致使河沟改道、洪水漫流,最终导致22人死亡失联。8月中旬暴雨洪水过程,南充仪陇县突发中小河流洪水,晚上到凌晨短短几个小时河流水位上涨10米。绵阳平武县境内九绵高速多处施工标段短时间接连发生山洪泥石流,摧毁工棚,造成9人死亡失联。

三是危害性大。2000年以来全省洪涝灾害受灾人口年均超过12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亿元。2019年8月20日,阿坝州因强降雨引发多处山洪泥石流灾害,共造成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和卧龙特别行政区等5个县(区)46个乡(镇)18万余人受灾,38人死亡失踪。一些重大灾害不仅掩埋场镇村寨、中断交通通讯,而且堵断江河形成堰塞湖,溃决后对上游沿河山体拉动大,易造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对下游沿河涉水工程、基础设施、房屋、农田等造成的损失重大,上下游需转移避险人员众多,社会动员工作繁重。2008年北川唐家山堰塞湖处置过程中避险撤离绵阳、遂宁两市27万人左右。2018年川藏交界的江达县两次发生高位滑坡,导致金沙江断流并形成堰塞湖,泄流洪水致使下游沿江房屋、田地及道路、桥梁、电力通讯、电站等遭受重大损失,造成西藏、四川、云南3地近15万人受灾。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省内极端气候频发,暴雨强度屡破历史极值,降雨区域持续集中,多条江河同时发生大洪水的频率不断增高。同时,受多次地震影响,岩石破碎、土体松动、河道淤积,山洪泥石流灾害呈多发、频发、高发态势。

主持人:

好的,谢谢。请问今年针对防汛减灾救灾工作,应急管理厅作了哪些准备?

嘉宾(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 岳雷):

今年以来,应急管理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李克强总理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批示要求,按照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安排部署,压紧压实责任,抓实抓细防汛减灾各项工作,扎实做好“三个保障”。

一是做好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制度是工作良序运行的前提。我们顺利承接省防办工作,牵头组织修订了省防办工作规则,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明确“防”“治”“救”职责。组建工作专班,从应急系统和省级抢险救援队伍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防办专班,编制实战化方案、细化任务清单,规范应急应对流程,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全天候响应。同时,督促指导市县两级防办调整工作,实现同步推进、上下对应。深化联动协作,推动各级各地建立与救援队伍信息共享机制,及时通报灾险情,做好应急应对。推动建立跨区域、流域洪涝灾害救援联动机制,实现就近、快速救援。

二是做好力量物资保障。力量物资是防汛减灾救灾的基础。我们加强统筹,指导各地全面摸排防汛救援力量,梳理掌握省市县乡四级防汛救援队伍共4400余支22万余人,分类建立综合救援、工程抢险、抗洪排涝、应急通信、舟桥架设、海事船艇、专业爆破等7大类力量数据库,积极争取布设空中力量,提高救援保障能力。强化专业支撑,充实省级抢险救援专家库,增补气象、工程抢险类专家。督促各地加快救灾物资备灾点建设,全面盘点储备情况,及时更新增补,优化储备布局,完善调配机制,保障救灾安置工作需要。目前,已建成以省级储备为中心、市县级储备为基础、乡镇储备为辅助的体系,共储备救灾住所类、被服类等物资262万件(套),其中省级储备89.6万件(套),并向13个重点市(州)前置救灾物资28.8万件(套),可安置保障100万人。会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印发《四川省省级调拨救灾物资规程》、《关于加强纤纺类应急救灾物资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和制度,确保救灾生活类物资调拨配送及时,质量有保证。

三是做好能力提升保障。抢险救援能力是应对处置洪涝灾害的关键。我们组织预案编修,修订省级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和省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完善重特大洪涝灾害部门应急预案,细化明确应急响应启动后的工作职责、任务,同步指导地方做好预案修订工作。加强应急演练,省级在雅安、德阳等开展实战演练,针对性设置应急通信、孤岛救援、堤防抢险、城市内涝等科目,磨合军地政企部门跨区域联动的协调机制,检验决策指挥、队伍拉动、现场实操等实战能力。全省应急系统开展演练近4000场次,参与20余万人。近期,我们又组织开展了预案细化实化再完善、救灾能力再提升2个行动,立足极端天气,针对性完善预案,强化应急演练,提高防范应对能力。依托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接入重点河流、水库、实时雨情、风险隐患点、重点企业、物资储备点、救援队伍等数据信息,拓展功能,为防汛会商研判、指挥决策提供辅助支撑。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培训,提升群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主持人:

今年汛期以来,部分地区发生了不同的灾情和险情,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嘉宾(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 岳雷):

入汛以来,共发生8次强降雨过程,空间分布差异大、暴雨天气范围广、局地降水强度大,防汛形势严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减灾救灾工作,省委书记彭清华、省长黄强等省领导多次安排部署、亲自调度。国家防总20次调度指导四川。省防指启动防汛应急响应4次,省减灾委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响应1次。我们在国家防总和省委、省政府、省防指的领导下,坚持防为先、人为本、救是底,全力应对。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工作落地落实。认真履行省防办职责,协调各成员单位共同履职、协同发力,共同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加强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会商研判,将雨水情、预警预报信息和会商研判结果及时通报给市县、部门和专业救援队伍,指导做好应急应对工作。针对市县换届时期,定期编发防汛救灾相关法规知识汇编,提出专题培训学习要求,提升各级领导干部防汛救灾责任意识。开展查漏补缺,主汛期以来,共派出11个工作组下沉一线,督促指导在抢险救援、物资储备等方面存在问题整改落实。

二是统筹力量物资,时刻保持临战状态。统筹各类抢险救援力量,加强军地政企联动协作,提升救援救灾合力。协调消防救援队伍做好编成,1500余名专业力量在岗在位,投资1.43亿元采购排涝车、大功率舟艇等特种救援装备。盘点救援物资储备情况,动态掌握各地需求,完善物资调配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应急值守,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专业救援力量做好随时遂行出动准备。

三是科学指挥调度,高效应对险情灾情。入汛来,先后调度市县258次,发送风险预警提示44期。加强过程跟踪调度,指导做好应对准备和抢险救援救灾工作。积极协调救援力量,会同属地有效处置通江县河心洲岛人员被困、渠江干流“跑船”等重大险情。全省共出动各类力量6万9千余人,参与抢险救援救灾。

据《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统计,入汛以来,洪涝灾害已造成21个市(州)390余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29.83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2倍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

主持人:

在防汛抢险救援中有哪些难点?

嘉宾(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 岳雷):

由于客观致灾因素的极端性、灾害特征的复杂性等原因,当前洪涝灾害抢险救援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一是救援环境差。山洪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偏远山区或高山峡谷地带,气候恶劣,地质环境复杂脆弱,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易因灾造成大面积中断或损毁,导致救援装备、物资投送困难,抢险救援作业面狭窄,抢险救援工作难度大、风险高。如2018年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抢险,因交通中断,施工机械无法进场,36小时紧急全速修通7公里临时便道,再经断流河道向上游挺进2公里,才得以到达现场抢险作业,另外调派直升机将应急设备运往堰塞体。此外,山洪泥石流多突发于夜间,也加大了人员转移和抢险救援的难度。

二是转移人员多。汛期盛夏季节,有山有水的各景点正处旅游旺季,避暑纳凉游客大量涌入,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容易造成人员受伤、游客被困,需要组织转移,如2019年阿坝汶川“8.20”暴雨灾害,采取人背马驮、大车小车接力等方式共组织转移近4.9万人(其中游客2.72万人)。河心洲岛遭遇洪涝灾害时,也需转移大量人员,例如2020年8月中旬暴雨洪水过程,乐山凤洲岛紧急转移1020名、成都金堂白鹭岛紧急转移79名被困群众,救援难度非常大。而灾害造成的交通、通信、电力中断进一步加大了转移运输难度。

三是灾害爆发连片。强降雨易形成灾害链,洪涝、地质灾害齐发并发,且互相影响,如强降雨造成山体崩塌滑坡,进入河道后壅塞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上游回水和溃决造成洪涝灾害。一轮强降雨过程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可能连片成线,如2020年8月中旬暴雨造成盆地西部多个市(州)受灾,数天内险情灾情多点多线成片爆发,成都金堂白鹭岛大量人员被困、德阳河道决堤威胁化工厂、绵阳涪江干流崩岸险情、广元嘉陵江段大型油罐拦截处置、乐山凤洲岛和雅安草坝乡大量群众被困、宜宾泸州洪峰过境大量人员须转移、青衣江流域电站出险等,一段时间内对抢险救援资源力量需求极大,指挥调度组织和统筹协调能力面临巨大考验,救援力量难以提前精准预置和后方大规模补防。

主持人:

请问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是什么?

嘉宾(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 岳雷):

当前正值防汛“七下八上”关键期,我们将持续保持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做好遂行抢险救援任务准备。

一是切实加强会商研判预警,坚决推动人员避险转移。各级防办和应急管理部门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加强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对接沟通,密切关注雨水汛情,组织会商研判,做到日研日判,重点情况及时研判,为党委、政府防汛救灾决策提供科学支撑。聚焦人员受威胁区域,特别是河心洲岛、旅游景区、避暑场所等人员密集重点部位,做好短临预警,确保预警信息到户到人。督促指导各地认真落实“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的刚性要求,及时组织人员按照安全疏散路线避险转移,坚决避免人员伤亡。

二是提前做好力量物资准备,科学组织抢险救援。进一步全面盘点各类救灾力量,优化编成,统筹调配,切实发挥军地政企协作机制作用,确保高效遂行各类抢险救援任务。及时补充前期损耗物资,优化储备布局,完善调用机制,加大前置力度,确保救灾物资及时配送、有效使用。加强抢险救援安全管理,健全安全制度,明确安全责任,落实防范举措,提升救援人员自我防护能力,确保救援行动安全。

三是细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防各类涉灾事故。进一步督促指导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水上船舶、河心洲岛、沿河设施等水域目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建立整改台账,督促整改到位。严格落实生产经营单位暴雨预警停产撤人防范要求,立足极端特殊情况制定完善监测防控、排危除险和避险转移等管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致灾风险。逐级加强对隐患排查、应急准备等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提醒、限时整改,确保责任压实、工作落实。

四是推进预案编制修订演练,时刻保持临战状态。瞄准极端天气、“三断”等复杂情况,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完成防汛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报备工作,同时,因地制宜开展桌面和实战演练。编制应对洪涝巨灾应急预案,明确指挥决策、预报预警、响应措施、抢险救援、社会动员等核心要素,突出防范重点,盯紧基础设施保障,切实提升应对巨灾响应处置能力。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准确规范报告灾险信息,做好抢险救援临战准备。

主持人:

在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方面,应急厅做了哪些工作?

嘉宾(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 岳雷):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升应急能力的工作要求,显著提升全省应急救援综合能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结合我省实际,2019年11月,应急厅牵头制定了四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基层应急能力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行动的实施,2020年新建成城市消防站、乡镇专职消防队56个并投入使用,今年还要建79个。目前已新增招录专职消防员2492人,配备4000余套使用频率高、易损耗的基本防护装备,该项工作现在还在持续开展。按照区域布局和实战需求,为8支省级各类应急救援骨干队伍配备应急救援装备,目前已完成部分采购,有效提升区域性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技术保障能力。

通过三年努力,应急救援设施设备按国家标准达标配备,应急救援短板基本补齐,应急救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基本建成符合国家要求、满足四川急需、可靠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此外,目前我们正在起草《四川省“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是省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也将持续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纳入未来五年应急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主持人:

好的,谢谢。今天的访谈也受到了非常多网友的关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网友们的提问。

主持人:

谢谢,非常感谢岳总做客我们的直播间,带来耐心的解答。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再一次感谢大家对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再见!

上一篇:
相关链接
直属单位
市州连接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宣传动员处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端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