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未起之患 治未病之疾

  • 发布时间: 2023-03-15
  • 来源: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 字体:
  • 分享到:
       
  • 打印:

今年是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奋进之年,安全生产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难度和挑战前所未有。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付出,在这个“危”“机”并存的阶段,要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守底线。

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未病先防”为最佳。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言:“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治病如此,安全管理亦然。防范化解风险,防范在先,强调的也是“治未病”之术。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习惯运用因果关系的简单思维,导致预防性的、前瞻性的工作措施缺失,更多的是扮演“消防员”救火的角色,并习惯于“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事故发生后,大会小会喊一遍,制度墙上贴一遍,常抓不懈念一遍。还有一些人在他人发生的事故教训中以一种旁观者心态“看戏”,把别人惨痛教训当作“剧本”来看,当闲聊的“谈资”,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把自己摆进去、没有剖析事故发生的根源,对于这一剂“预防针”置若罔闻,错过了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机会。无数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形而上学、就事论是属于愚者的习惯,如同机器人讲话——有口无心。一旦事故发生在自己身边才仿佛如梦初醒,这样会让百姓的安危永远存在于无数新的教训、新的处罚、新的规章的怪圈当中。做好安全工作,一定要按照系统化思维去预防事故,摒弃事后解决的惯性思维,树立关口前移的超前意识,时刻绷紧安全责任之弦,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任何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学会在事故发生前动手“预防”,而不是一味被动地“亡羊补牢”。这需要从整体上转变观念,由传统“管事故”的安全管理向重视“管源头”的风险治理提升;也需要责任链条不断裂、责任之心足够强。

小病不治,大病难医。“已病防变”不可拖。如果得了感冒,就得及时看病吃药,千万不能任由其演变成肺炎,小问题要及时治疗阻断。无论政府、部门还是企业,都要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不能置身事外。要用好“杞人忧天”的“望远镜”,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紧迫性,运用系统思维、综合分析、科学谋划,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对策制定得更周全。用好隐患排查的“放大镜”,利用“三张清单”查大风险,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对查出的隐患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同时也要像调查事故一样把隐患产生的内在原因调查清楚,把“敌情”分析准,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实行闭环管理,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把每一项隐患整改到位。用好排险除患的“显微镜”,把安全生产责任压实到每一名员工,“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职工身处生产最前沿,对每一台设施设备、每一生产流程环节都了如指掌,他们最能第一时间发现隐患,哪个环节有异常,哪个设备运转有问题,哪个人存在违规行为等等,要从制度上、责任上落实他们发现隐患、报告隐患、消除隐患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不让小隐患酿大事故。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愈后防复发”要重视。病治好了也不能掉以轻心,务必使其断根,杜绝复发。要通过理念、制度、体制、机制、管理手段的改革创新,突出政治观念、智慧应急的有效举措,超前谋划,触及根本。要始终把安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三个必须”责任落实机制,让各部门在谋篇布局、招商引资、设计建设等方面严把安全关;要继续构建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真正把风险摸清楚,分级分类管控;也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远程遥感等智慧新技术,技防、人防、物防结合,建立“反应灵敏、先进可靠、功能齐全”的应急管理技术平台,实现隐患排查智慧化;要创新监管执法方式,按照“四铁”要求开展“四不两直”执法检查,对达不到标准、不安全的企业,该关的坚决关、该淘汰的坚决淘汰。

楼靠基础坚,体强靠锻炼。预防为主,增强“抵抗力”是关键。走好群众路线,犹如人平时锻炼身体,只要加强运动,自然会少得病。因为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既然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要全面宣传发动,让广大群众“运动”起来,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让触碰安全生产底线的行为和现象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让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成为其内在动力和生活方式;要教育和引导群众提高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能力水平,让每名群众都懂安全、会安全,对问题隐患“看得见”“指得出”;要不断建立“吹哨人”和内部举报人制度,加大举报奖励和保护力度,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切实增强全民安全生产的“抵抗力”,把事故这个“病毒”防范在外,保证平安健康。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安全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更高标准、更严举措,坚决守住安全发展的红线和底线,把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要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功夫下在平时、推动关口前移,认真开展安全隐患专案调查,真正实现抓早抓小,化解隐患在萌芽状态,解决“病症”在初起之时,有效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蚁穴沦为大塌方,切实做到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为拼经济搞建设营造良好环境。(蜀安之声)

【编辑: 陆杨】
蜀安之声
消未起之患 治未病之疾
发布时间:2023-03-15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今年是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奋进之年,安全生产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难度和挑战前所未有。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付出,在这个“危”“机”并存的阶段,要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守底线。

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未病先防”为最佳。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言:“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治病如此,安全管理亦然。防范化解风险,防范在先,强调的也是“治未病”之术。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习惯运用因果关系的简单思维,导致预防性的、前瞻性的工作措施缺失,更多的是扮演“消防员”救火的角色,并习惯于“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事故发生后,大会小会喊一遍,制度墙上贴一遍,常抓不懈念一遍。还有一些人在他人发生的事故教训中以一种旁观者心态“看戏”,把别人惨痛教训当作“剧本”来看,当闲聊的“谈资”,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把自己摆进去、没有剖析事故发生的根源,对于这一剂“预防针”置若罔闻,错过了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机会。无数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形而上学、就事论是属于愚者的习惯,如同机器人讲话——有口无心。一旦事故发生在自己身边才仿佛如梦初醒,这样会让百姓的安危永远存在于无数新的教训、新的处罚、新的规章的怪圈当中。做好安全工作,一定要按照系统化思维去预防事故,摒弃事后解决的惯性思维,树立关口前移的超前意识,时刻绷紧安全责任之弦,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任何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学会在事故发生前动手“预防”,而不是一味被动地“亡羊补牢”。这需要从整体上转变观念,由传统“管事故”的安全管理向重视“管源头”的风险治理提升;也需要责任链条不断裂、责任之心足够强。

小病不治,大病难医。“已病防变”不可拖。如果得了感冒,就得及时看病吃药,千万不能任由其演变成肺炎,小问题要及时治疗阻断。无论政府、部门还是企业,都要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不能置身事外。要用好“杞人忧天”的“望远镜”,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紧迫性,运用系统思维、综合分析、科学谋划,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对策制定得更周全。用好隐患排查的“放大镜”,利用“三张清单”查大风险,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对查出的隐患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同时也要像调查事故一样把隐患产生的内在原因调查清楚,把“敌情”分析准,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实行闭环管理,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把每一项隐患整改到位。用好排险除患的“显微镜”,把安全生产责任压实到每一名员工,“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职工身处生产最前沿,对每一台设施设备、每一生产流程环节都了如指掌,他们最能第一时间发现隐患,哪个环节有异常,哪个设备运转有问题,哪个人存在违规行为等等,要从制度上、责任上落实他们发现隐患、报告隐患、消除隐患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不让小隐患酿大事故。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愈后防复发”要重视。病治好了也不能掉以轻心,务必使其断根,杜绝复发。要通过理念、制度、体制、机制、管理手段的改革创新,突出政治观念、智慧应急的有效举措,超前谋划,触及根本。要始终把安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三个必须”责任落实机制,让各部门在谋篇布局、招商引资、设计建设等方面严把安全关;要继续构建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真正把风险摸清楚,分级分类管控;也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远程遥感等智慧新技术,技防、人防、物防结合,建立“反应灵敏、先进可靠、功能齐全”的应急管理技术平台,实现隐患排查智慧化;要创新监管执法方式,按照“四铁”要求开展“四不两直”执法检查,对达不到标准、不安全的企业,该关的坚决关、该淘汰的坚决淘汰。

楼靠基础坚,体强靠锻炼。预防为主,增强“抵抗力”是关键。走好群众路线,犹如人平时锻炼身体,只要加强运动,自然会少得病。因为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既然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要全面宣传发动,让广大群众“运动”起来,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让触碰安全生产底线的行为和现象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让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成为其内在动力和生活方式;要教育和引导群众提高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能力水平,让每名群众都懂安全、会安全,对问题隐患“看得见”“指得出”;要不断建立“吹哨人”和内部举报人制度,加大举报奖励和保护力度,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切实增强全民安全生产的“抵抗力”,把事故这个“病毒”防范在外,保证平安健康。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安全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更高标准、更严举措,坚决守住安全发展的红线和底线,把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要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功夫下在平时、推动关口前移,认真开展安全隐患专案调查,真正实现抓早抓小,化解隐患在萌芽状态,解决“病症”在初起之时,有效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蚁穴沦为大塌方,切实做到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为拼经济搞建设营造良好环境。(蜀安之声)

上一篇:
相关链接
直属单位
市州连接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宣传动员处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端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