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急管理报】四川加强洪涝灾害应急救援跨区域联动 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 发布时间: 2020-08-04
  • 来源: 中国应急管理报
  • 字体:
  • 分享到:
       
  • 打印:
    入汛以来,四川省出现4次区域性强降雨过程,38条江河出现超警超保水位,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快速响应、统筹协调,在充分总结2019年洪涝灾害救援救灾基础上,根据洪涝灾害特点,综合考虑地形、灾种、区域、队伍、物资、交通等情况,合理调配救援力量资源,强化区域、流域、城际协调联动,持续推动省内分片区建立洪涝灾害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提高区域协同作战能力,全力抢险救援救灾,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积极探索 建立机制

    “我省部分地方特别是三州地区地处高山峡谷,交通不便,又属于暴雨灾害高发频发地区,地质环境脆弱,一遇灾害极易造成通信、交通、电力中断。如果当地自身救援力量不足,完全等待省级救援队伍增援,极易影响救援时效。如果能在省级增援队伍到来前,相邻的市、县间相互支援,实现主动就近支援,对应急救援工作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水旱灾害救援处有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四川省防汛救灾形势较为严峻,省应急管理厅不断细化该项工作,在2019年就已着力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跨区域联动机制,发挥了就近、快速救援、支援的优势。

    2019年,在汶川“8·20”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应对处置中,阿坝汶川县和成都都江堰市加强协调联动,都江堰市积极协调调动多辆大巴车,高效有序将汶川县水磨、三江等地的被困游客疏散转移到安全地点。在雅安“8·22”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雅安市应急管理局与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协调紧急抢通邛崃至大川的生命通道,协调客运车辆对近300名游客实施安全转移。这些都是小规模跨区域联动的成功救援案例。

    “我们在总结部分区县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今年大力推动洪涝灾害跨区域联动工作,有助于各地强化灾害应对协作联动,统筹做好洪涝灾害应急应对工作。”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说。

    建立跨区域联动工作机制以后,一旦受灾,邻近地区可以通过自我协调实现小规模的跨区域联动。省级层面大规模的跨区域联动由应急管理厅统一安排部署,以此破解洪涝灾害应急救援单个区域力量薄弱、救援物资配置不足、救援响应不够迅速等问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逐步推动 初见成效

    6月17日,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半扇门镇梅龙沟发生泥石流,形成堰塞湖,造成道路中断,多名群众被困。

    由于道路被阻断,当地救援力量无法在第一时间开展救援,甘孜藏族自治州应急管理局立即向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请求支援。经调度会商,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阿坝州支队小金县大队紧急驰援,最终成功营救出被困人员。小金县应急管理局也第一时间联系公安、交管、公路、通信等部门和单位,共同做好救援工作,成为2020年汛期跨区域成功救援的一个典型案例。

    “丹巴的救援行动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跨区域联动救援案例。因小金县与丹巴县相邻,为尽快开展救援工作,我们充分发挥跨区域联动机制优势,迅速调度会商,派出队伍就近驰援,小金县尽全力支援丹巴县做好救援救灾工作。”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水旱灾害救援处有关负责人说。

    “在2020年的水旱灾害应急应对工作中,我们在2019年应急救援救灾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落实区域联动工作机制。今年初,四川省应急管理厅下发了《2020年四川省水旱灾害应急应对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推动建立跨区域联动工作模式,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水旱灾害救援处有关负责人说。

    2020年,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将重点推动成都市、德阳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市(州)探索建立成都片区洪涝灾害跨辖区应急联动支援机制,推动达州市、巴中市、广安市建立渠江流域应急联动支援机制,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资源共享的工作模式,尽快提高区域协同作战能力,实现就近、快速、高效救援。

    “下一步,我们将扎实推进洪涝灾害跨区域联动工作落地落实,提升区域应急救援能力,实现快速反应、救早救小、资源共享、科学救援。”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唐华)
【编辑: 何邦瑗】
媒体聚焦
【中国应急管理报】四川加强洪涝灾害应急救援跨区域联动 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发布时间:2020-08-04 中国应急管理报
    入汛以来,四川省出现4次区域性强降雨过程,38条江河出现超警超保水位,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快速响应、统筹协调,在充分总结2019年洪涝灾害救援救灾基础上,根据洪涝灾害特点,综合考虑地形、灾种、区域、队伍、物资、交通等情况,合理调配救援力量资源,强化区域、流域、城际协调联动,持续推动省内分片区建立洪涝灾害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提高区域协同作战能力,全力抢险救援救灾,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积极探索 建立机制

    “我省部分地方特别是三州地区地处高山峡谷,交通不便,又属于暴雨灾害高发频发地区,地质环境脆弱,一遇灾害极易造成通信、交通、电力中断。如果当地自身救援力量不足,完全等待省级救援队伍增援,极易影响救援时效。如果能在省级增援队伍到来前,相邻的市、县间相互支援,实现主动就近支援,对应急救援工作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水旱灾害救援处有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四川省防汛救灾形势较为严峻,省应急管理厅不断细化该项工作,在2019年就已着力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跨区域联动机制,发挥了就近、快速救援、支援的优势。

    2019年,在汶川“8·20”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应对处置中,阿坝汶川县和成都都江堰市加强协调联动,都江堰市积极协调调动多辆大巴车,高效有序将汶川县水磨、三江等地的被困游客疏散转移到安全地点。在雅安“8·22”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雅安市应急管理局与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协调紧急抢通邛崃至大川的生命通道,协调客运车辆对近300名游客实施安全转移。这些都是小规模跨区域联动的成功救援案例。

    “我们在总结部分区县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今年大力推动洪涝灾害跨区域联动工作,有助于各地强化灾害应对协作联动,统筹做好洪涝灾害应急应对工作。”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说。

    建立跨区域联动工作机制以后,一旦受灾,邻近地区可以通过自我协调实现小规模的跨区域联动。省级层面大规模的跨区域联动由应急管理厅统一安排部署,以此破解洪涝灾害应急救援单个区域力量薄弱、救援物资配置不足、救援响应不够迅速等问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逐步推动 初见成效

    6月17日,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半扇门镇梅龙沟发生泥石流,形成堰塞湖,造成道路中断,多名群众被困。

    由于道路被阻断,当地救援力量无法在第一时间开展救援,甘孜藏族自治州应急管理局立即向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请求支援。经调度会商,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阿坝州支队小金县大队紧急驰援,最终成功营救出被困人员。小金县应急管理局也第一时间联系公安、交管、公路、通信等部门和单位,共同做好救援工作,成为2020年汛期跨区域成功救援的一个典型案例。

    “丹巴的救援行动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跨区域联动救援案例。因小金县与丹巴县相邻,为尽快开展救援工作,我们充分发挥跨区域联动机制优势,迅速调度会商,派出队伍就近驰援,小金县尽全力支援丹巴县做好救援救灾工作。”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水旱灾害救援处有关负责人说。

    “在2020年的水旱灾害应急应对工作中,我们在2019年应急救援救灾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落实区域联动工作机制。今年初,四川省应急管理厅下发了《2020年四川省水旱灾害应急应对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推动建立跨区域联动工作模式,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水旱灾害救援处有关负责人说。

    2020年,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将重点推动成都市、德阳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市(州)探索建立成都片区洪涝灾害跨辖区应急联动支援机制,推动达州市、巴中市、广安市建立渠江流域应急联动支援机制,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资源共享的工作模式,尽快提高区域协同作战能力,实现就近、快速、高效救援。

    “下一步,我们将扎实推进洪涝灾害跨区域联动工作落地落实,提升区域应急救援能力,实现快速反应、救早救小、资源共享、科学救援。”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唐华)
上一篇:
相关链接
直属单位
市州连接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宣传动员处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端 电脑端